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故饥寒切身,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___
②安用重法邪?
翻译:___
(4)桃花源是个美好地方,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___和___(用原文作答).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___。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故饥寒切身,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便要还家 | 要: | ___ |
②或请重法以禁之 | 或: | ___ |
A. 问所从来,具答之 | B. 民之所以为盗者 |
C. 上哂之日 | D. 或请重法以禁之 |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___
②安用重法邪?
翻译:___
(4)桃花源是个美好地方,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___和___(用原文作答).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要:同“邀”,邀请;
②句意: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或:有的人;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之:代指桃花源里的人
B句意: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之:用于主谓之间.
C句意:皇上微笑的对那官员说.之:代词
D句意: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之:代词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为: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隔绝的地方.
②重点词有:安:怎么;句意: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中心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作答.联系作者生活的背景资料.
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1)①同“邀”,邀请;②有的人(每空1分,共2分)
(2)B(1分)
(3)①率领妻子、孩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共2分)
(4)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①句意: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要:同“邀”,邀请;
②句意: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或:有的人;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之:代指桃花源里的人
B句意: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之:用于主谓之间.
C句意:皇上微笑的对那官员说.之:代词
D句意: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之:代词
故选:B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句意为: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隔绝的地方.
②重点词有:安:怎么;句意: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中心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作答.联系作者生活的背景资料.
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1)①同“邀”,邀请;②有的人(每空1分,共2分)
(2)B(1分)
(3)①率领妻子、孩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共2分)
(4)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看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强和小林共有邮票400多张,如果小强给小林一些邮票,小强的邮票就比小林的少9/16……小强和小林共 2020-03-30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豁然是什么意思 2020-05-21 …
心魂惊骇中骇的意思;心旷神怡中怡的意思;豁然开朗中豁然的意思;万籁俱寂中籁的意思? 2020-06-29 …
豁达开朗的豁是什么意思 2020-07-02 …
水表一共有5位黑色数字,最后一位小豁口里也是黑字,怎么回事?新装修的房子,水表显示为00090,全 2020-07-02 …
下面诗句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在桂林/小小的动物/园里B.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C. 2020-07-02 …
“钢琴王子”朗朗小时候也有挨父母打的经历,但朗朗却说:“天下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打骂子女固然不 2020-07-12 …
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走出林间小路,豁然开朗,一潭水波不兴的浩淼湖泊依然 2020-12-15 …
4.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是(3分)()走出林间小路,豁然开朗,一潭水波不兴的浩淼湖泊依然 2020-12-15 …
阅读《认识了小树蛙》并完成练习。雷阵雨过后,天渐渐放晴,天空格外明朗,空气也格外清新,我和爸爸漫步在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