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①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②.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④(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信数与萧何⑤语,何奇之。至南郑⑥,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⑦,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①下乡:县名,属淮阴郡。②蓐食:蓐,同“褥”,铺在床上的垫子;蓐食意为在床上吃。③漂:漂洗丝绵。④蒲伏:同“匍匐”。⑤萧何:刘邦的重要谋士,为丞相。⑥南郑:古地名,刘邦为汉王时的都城。⑦上:指刘邦,司马迁为汉臣,故称刘邦为皇上,而当时刘邦为汉王,未称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常数从___
②岂望报乎___
③何奇之___
④信度何等已数言上___
⑤即亡___
⑥王素慢无礼___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亭长妻患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信钓于城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诸将亡者以十数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此乃信所以去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4)《史记》中记载韩信做了楚王后回到家乡,找到当年给她饭吃的漂母,送她千金;对于那个南昌亭长,仅赐了一百个钱,说他是个没见识的人,做好事有始无终;而那个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人被韩信任命为城里管理治安的官员,韩信还告诉部将们:“这位是壮士,让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他又没什么道理,所以当时就忍了下来。”请将这三件事与上文结合,说说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西汉】司马迁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①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②.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③,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④(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信数与萧何⑤语,何奇之。至南郑⑥,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⑦,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①下乡:县名,属淮阴郡。②蓐食:蓐,同“褥”,铺在床上的垫子;蓐食意为在床上吃。③漂:漂洗丝绵。④蒲伏:同“匍匐”。⑤萧何:刘邦的重要谋士,为丞相。⑥南郑:古地名,刘邦为汉王时的都城。⑦上:指刘邦,司马迁为汉臣,故称刘邦为皇上,而当时刘邦为汉王,未称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常数从___
②岂望报乎___
③何奇之___
④信度何等已数言上___
⑤即亡___
⑥王素慢无礼___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___
A.亭长妻患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信钓于城下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诸将亡者以十数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此乃信所以去也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4)《史记》中记载韩信做了楚王后回到家乡,找到当年给她饭吃的漂母,送她千金;对于那个南昌亭长,仅赐了一百个钱,说他是个没见识的人,做好事有始无终;而那个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人被韩信任命为城里管理治安的官员,韩信还告诉部将们:“这位是壮士,让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他又没什么道理,所以当时就忍了下来。”请将这三件事与上文结合,说说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常常多次跟随.数:多次.②句意为: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岂:难道.③句意为: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奇:对…感到奇怪.④句意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度:推测.⑤句意为:逃跑以后.亡:逃跑.⑥句意为:大王向来对人轻慢.素:向来.
(2)本题考查文言重点虚词的用法.A.代词,指韩信;到.B.在.C.不翻译;而 D.就是;竟然.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诈:骗人.句意是逃跑的将领们数以十计,你不去追;去追韩信,说谎(假话、骗人).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计事:商量这事.句意是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替你办这事的人.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且:况且.举大计:干大事业.宁:难道.句意是况且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找到当年给她饭吃的漂母,送她千金”体现他知恩图报;对让他手胯下之辱的人封官,可以看出他以德报怨,心胸宽广.
答案:
①多次、数次 ②难道 ③以…奇;对…感到奇怪 ④估计、估算 ⑤逃跑、逃亡 ⑥向来、一直
(2)B
(3)①逃跑的将领们数以十计,你不去追;去追韩信,说谎(假话、骗人).
②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替你办这事的人(没有人能和你商议这件事).
③况且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韩信知恩图报,信守承诺;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心胸宽广;忍辱负重,抱负远大.(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分)
①句意为:常常多次跟随.数:多次.②句意为: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岂:难道.③句意为: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奇:对…感到奇怪.④句意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度:推测.⑤句意为:逃跑以后.亡:逃跑.⑥句意为:大王向来对人轻慢.素:向来.
(2)本题考查文言重点虚词的用法.A.代词,指韩信;到.B.在.C.不翻译;而 D.就是;竟然.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诈:骗人.句意是逃跑的将领们数以十计,你不去追;去追韩信,说谎(假话、骗人).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计事:商量这事.句意是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替你办这事的人.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且:况且.举大计:干大事业.宁:难道.句意是况且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找到当年给她饭吃的漂母,送她千金”体现他知恩图报;对让他手胯下之辱的人封官,可以看出他以德报怨,心胸宽广.
答案:
①多次、数次 ②难道 ③以…奇;对…感到奇怪 ④估计、估算 ⑤逃跑、逃亡 ⑥向来、一直
(2)B
(3)①逃跑的将领们数以十计,你不去追;去追韩信,说谎(假话、骗人).
②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替你办这事的人(没有人能和你商议这件事).
③况且大丈夫不死罢了,要死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韩信知恩图报,信守承诺;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心胸宽广;忍辱负重,抱负远大.(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文景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时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 2020-05-16 …
小马记算一个小数除法时,把商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所得的商比正确的商多了10.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2020-05-17 …
小马虎计算小数除法时,把商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所得的商比正确的商多了56、97.正确商是多少? 2020-05-17 …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目.等救命的假设甲商品的价格是8美圆,乙商品的价格是12美圆,如果某消费者从这两种 2020-07-02 …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Y的边 2020-07-09 …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当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 2020-07-09 …
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根据销售经验得知,当商品定价为每件200元时...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根据销售 2020-07-18 …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2020-07-26 …
英语翻译供应商变更原材料为能及时得到确认.由此耽误了两个星期.我们会在次与供应商联系.希望能缩短交期 2020-11-26 …
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得知,2006年第一季度内,某地区对某件商品的需求量为12000件.为保证商品不脱销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