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②在这里,
题目详情
阅读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需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 )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 )能活,( )还能有大官可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 )他却高唱《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改动)(1)填入第⑤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A.只要 也就 而且 但是 B.假如 也就 而且 然而
C.只要 不但 而且 然而 D.如果 不但 而且 然而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3)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入手阐述“有为有不为”的道理的?有什么作用?
(4)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5)仔细阅读选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刘志军,19岁从铁路养路工干起,逐级上位,官至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经查,他在任期间滥用职权帮助邵力平、丁羽心等11人在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取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共折合人民币6460多万元,仅丁羽心及其亲属违法所得数额竟达20多亿元。2013年7月,刘志军被判死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链接材料二】魏鹏远,长期在国家发改委煤炭处工作,后任处长,再升职为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近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财新记者多方证实,魏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因工作时间较长,当场烧坏4台。目前,魏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和处理中。
①“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②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什么叫“应该”呢?这有点像仁义的“义”字。韩愈给“义”字下的定义是“行而宜之之谓义”。“义”就是“宜”,而“宜”就是“合适”,也就是“应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要想从哲学上、从伦理学上说清楚这个问题,恐怕要写上一篇长篇论文,甚至一部大书。我没有这个能力,也认为根本无此必要。我觉得,只要诉诸一般人都能够有的良知良能,就能分辨清是非善恶了,就能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了。
③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这里也用不着烦琐的论证,只需动一动脑筋,睁开眼睛看一看社会,也就够了。
④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能让,算是小善;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由小见大看出了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⑤至于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但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比如宋代的文天祥。他被元军俘虏,( )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 )能活,( )还能有大官可做,最多是在身后被列入“贰臣传”,“身后是非谁管得”,管那么多干吗呀?( )他却高唱《正气歌》,从容就义,留下英名万古传,至今还在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⑥通过上面举的一个小恶的例子和一个大善的例子,我们大概对大小善和大小恶能够得到一个笼统的概念了。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⑦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拿眼前常常提到的贪污行为而论,往往是先贪污少量的财物,心里还有点打鼓。但是,一旦得逞,尝到甜头,又没被人发现,于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悔之晚矣。也有个别的识时务者,迷途知返,就是所谓浪子回头者,然而难矣哉!
⑧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有改动)(1)填入第⑤段括号内的关联词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A.只要 也就 而且 但是 B.假如 也就 而且 然而
C.只要 不但 而且 然而 D.如果 不但 而且 然而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是怎样提出的?
(3)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入手阐述“有为有不为”的道理的?有什么作用?
(4)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5)仔细阅读选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刘志军,19岁从铁路养路工干起,逐级上位,官至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经查,他在任期间滥用职权帮助邵力平、丁羽心等11人在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取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共折合人民币6460多万元,仅丁羽心及其亲属违法所得数额竟达20多亿元。2013年7月,刘志军被判死缓,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链接材料二】魏鹏远,长期在国家发改委煤炭处工作,后任处长,再升职为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近日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财新记者多方证实,魏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因工作时间较长,当场烧坏4台。目前,魏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和处理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需要细读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他被元军俘虏,( )他想活下去,屈膝投敌就行了”,被俘虏,投敌就能活下去,填写的是假设关系关联词语,排除A、C;“活”和“做大官”是递进关系,填写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但”“而且”,选择D;最后英勇就义,与上文的假设形成对比,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然而”是正确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论点的提出方式和对论点的提取,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结尾总结出来的“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论证方式的理解和把握,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为”,什么是“不为”,并解释了应该的含义,然后引用名言,从善恶入手进行分析;作用主要考虑让读者明白为与不为、应该与不应该、善和恶,从而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找出例句,分析一处即可.
(5)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讲述了刘志军弄权徇私的故事,材料二讲述的是魏鹏远疯狂敛财,小贪变大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理解为,小恶会因为不及时改正而变成大恶,为官者应该清廉.
答案:
(1 ) D(2分)
(2)①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必答)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1分) ②结尾归纳中心论点.(1分)
(3)①作者是从“善”与“恶”的大小入手阐明道理的.(1分) ②其作用: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只要能分清是非善恶,自然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也就自然明白什么是有为有不为的道理.(1分)
(4).①举例论证,如举文天祥被元军所虏却不屈膝投敌的事例. ②引用论证,如引古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话和俗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正反论证,如第⑥自然段中关于大善大恶和小善小恶的论述.(任举一例1分,作用1分)
(5)①常行小善修为大善,小恶不改终成大奸. ②刘志军弄权徇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魏鹏远疯狂敛财,小贪变大贪.他们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办. ③为官者当存公仆之心,守法廉政,防微杜渐做好官.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论点的提出方式和对论点的提取,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结尾总结出来的“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论证方式的理解和把握,本文首先解释了什么是“为”,什么是“不为”,并解释了应该的含义,然后引用名言,从善恶入手进行分析;作用主要考虑让读者明白为与不为、应该与不应该、善和恶,从而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找出例句,分析一处即可.
(5)本题考查了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讲述了刘志军弄权徇私的故事,材料二讲述的是魏鹏远疯狂敛财,小贪变大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胆子越来越大,贪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终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理解为,小恶会因为不及时改正而变成大恶,为官者应该清廉.
答案:
(1 ) D(2分)
(2)①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必答)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1分) ②结尾归纳中心论点.(1分)
(3)①作者是从“善”与“恶”的大小入手阐明道理的.(1分) ②其作用: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只要能分清是非善恶,自然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也就自然明白什么是有为有不为的道理.(1分)
(4).①举例论证,如举文天祥被元军所虏却不屈膝投敌的事例. ②引用论证,如引古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话和俗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正反论证,如第⑥自然段中关于大善大恶和小善小恶的论述.(任举一例1分,作用1分)
(5)①常行小善修为大善,小恶不改终成大奸. ②刘志军弄权徇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魏鹏远疯狂敛财,小贪变大贪.他们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办. ③为官者当存公仆之心,守法廉政,防微杜渐做好官.
看了 阅读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为你做这些,情不自禁的就做了.我不在乎你的冷漠,我只想做写下去,别无所求 2020-05-14 …
如图所示,工人将重为24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020-05-17 …
小学作文离题扣多少分?题目是心意,意思就是说自己为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我写成爸爸妈妈为我做什么事了. 2020-05-21 …
智力题!要说出答案和为什么是这个答案!1:一个数字,去掉前边的数后,是13.去掉最后一个数后,是4 2020-05-22 …
英语翻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房子?车子?票子?还是地位?还是你当下在做的事?或许有人认为做好 2020-06-04 …
下面成语比喻妥当吗?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个人认为 2020-06-18 …
仿写下列句子不要别人的因为诗是唐时的一株柳,摇曳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在清澈柔波;诗, 2020-06-18 …
北欧的河流为什么是平行状的?跟冰川侵蚀有什么关系?还有,为什么北欧有些湖泊是在东部,有些是在河流中 2020-06-19 …
谁来帮我把这段文字翻译成英文.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是谁.我爱你,不 2020-06-24 …
ifihadrememberedthedoor,thethingswouldnothavebeen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