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和为贵①“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意思是说礼的运用、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和为贵
①“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意思是说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谐为目标.结合当今实际,我以为“和为贵”的要义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②“和为贵”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由多种成分以一定关系共处,形成有机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和”.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和”的状态中,没有“和”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事物的存在.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我国古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应当把“和”作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目标.
③“和”是多种成分共生共荣、有机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成分都有确定位置,与其他成分形成密切联系,对整体的“和”发挥一定作用.各种成分所处的位置恰当,能发挥应有作用,“和”的状态就能够保持;任何一种成分的位置和作用不恰当,整体的“和”就会遭到破坏.由此可见,每一种成分都处于它应在的位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④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别与多样化是正常、合理的,否认差别、强求一致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应承认在统一的整体内,各成分均有存在的权利和价值;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尊重各方利益,尊重不同的思想、信仰等.
⑤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还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过和不及都会破坏“和”的局面,正所谓“过犹不及”.如烹饪,各种佐料和水、火,分量都有一定之规,必须做到每一项都无过无不及,才可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样,在人际关系中,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回报都要讲平衡、讲恰当.只求权利、不讲义务,或只讲义务、忽视权利;不负责任或越俎代庖,都会导致对“和”的破坏.因此,每一个人都需认清自己应处的位置,恰当地处理个体发展与整体和谐的关系.
⑥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志存高远、锐意进取,应该鼓励;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应当反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正确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当一天士兵就要安于其位,尽一天士兵的职责;只想当元帅却不能当好士兵的人,非但不可能成为元帅,也不是一个好士兵.为此,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
⑦古人所说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家和社会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集体和个体秉持无过无不及的理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
(1)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___.
A.春秋时期的人们认为“和”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不可或缺.
B.为了保持“和”的状态,我们只需要让各种成分都有其应在的位置.
C.文章第⑤段以烹饪为例,论述了实现“和”应秉持无过无不及的原则.
D.作者认为探索“和为贵”的精髓和要义于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2)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作者认为应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文章第3段中说“各种成分所处的位置恰当,能发挥应有作用,‘和’的状态就能够保持”,而B项说“为了保持‘和’的状态,我们只需要让各种成分都有其应在的位置可见”不正确.故选:B.
(2)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如:本文第①段先提出“和为贵”的要义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其次在②③段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再在④⑤⑥段论述了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最后第⑦段强调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现实意义.
(3)文章④⑤⑥段是论述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抓住段落句首关键语句即可,④段句首的“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⑤段句首的“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还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⑥段句首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提取出关键语句即可.
答案:(1)B
(2)示例:本文先提出“和为贵”的要义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其次解释了什么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再论述了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最后强调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的现实意义.
(3)①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②应遵循无过无不及的原则.
③应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好高骛远,亦不推诿塞责.(或:应把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与安于其位、尽职尽责有机结合起来.)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和为贵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礼貌用语十分丰富,既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又有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词,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礼貌用语。问  2020-06-20 …

求高手帮忙翻译成英文问候语中国是礼仪之邦,是讲究礼俗的文明古国,并且一向提倡“礼多人不怪”.中国又  2020-07-02 …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礼貌用语,比如作者给编辑信函的问候语多用“编安”,问候教  2020-07-02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  2020-07-20 …

论语填空,求解16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其译  2020-07-23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  2020-11-23 …

关于语文的各种礼貌用语问候语拜托语致谢语欢迎语慰问语赞赏语道歉语推辞语祝福语祝贺语应答语征询语告别语  2020-11-24 …

高中英语表格类。快急上周五,我们班讨论”应该买什么礼物给朋友”。60%认为到商店买礼物好,商店的礼物  2020-11-25 …

英语作文,要自己写的你们班上的同学就因该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同学或朋友的话题展开讨论,下面是讨论记录人数  2020-12-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古代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最重“礼义”,礼的精神彰显于道德观,礼的形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