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秋江霁望许棠①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渔父②时相问,羞真道姓名。注①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江霁望
许棠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注】①许棠:宣州泾县人。唐咸通十二年(871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②渔父:捕鱼的老人。文学作品中常指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人物。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标题中“霁”是雨后天晴之意,诗中“高秋”“落木”“山高”等都与“霁”照应。
B.首联写诗人临江远望,触景生情,“偏”“倍”两字,突出了情感的强烈和挥之不去。
C.颔联“落木满江水”营造的深秋之境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近似,苍茫而壮阔。
D.渭城,代指唐都城长安;“离人怀渭城”写出了诗人远离都城、漂泊不定的惆怅之情。
E.颈联运用反衬手法,以山高凸显边城的偏僻而孤立,以野旷突出天空的辽远而低平。
(2)诗人面对渔父的相问,为什么“羞真道姓名”?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山高”不与“霁”照应,这里写出的不是雨后的景致;C、“苍茫而壮阔”错误,本诗突出的是一种远离都城、漂泊不定的惆怅之情;E、“颈联运用反衬手法”错误,这里是渲染的手法,以山高凸显边城的偏僻而孤立,以野旷突出天空的辽远而低平.故选B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结合诗歌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具体的理解.“羞真道姓名”是因为面对于渔父相问,诗人内心处于一种苦闷的状态,仕途的不顺畅、人生道路的险阻,此时的诗人抑郁不得志,内心处于一片纠结的状态,突出一种苦闷,彷徨的情怀.

答案:
(1)BD
(2)面对渔父的相问,诗人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自己远离都城,仕途不顺,境遇不佳;幻想仕途能有所作为却不得志,又做不到像渔父一样随遇而安;在出世入世的选择中心态纠结,矛盾彷徨.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渔父》一文,回答小题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  2020-06-29 …

仿写《背影》第六段描写一个人做某事的过程和情景仔细阅读《背影》第六段,熟读文中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中往  2020-07-05 …

小L的父母都是普通市民,他从初三开始独自摆地摊挣钱,高二经商遭到父母反对,借贷开店不到半年就倒闭。读  2020-11-06 …

父亲的救援张铭书①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老毛  2020-11-13 …

高中到底读不读?现在读高一,但是什么也听不懂,落下很多课,我不知道是读呢还是不读,不读的话我决定去技  2020-11-14 …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后面题目(11分)仰望父亲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18岁。从1岁到18岁,从咿呀  2020-11-27 …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后面题目(20分)仰望父亲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18岁。从1岁到18岁,从咿呀  2020-11-27 …

仰望父亲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18岁。从1岁到18岁,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到读高中,我是在  2020-11-27 …

父亲的救援(16分)(1)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  2020-12-19 …

假设你是李华,现在你正在读高二,你的父母正殷切期待着你在学习上的进步。请你按以下内容要点给自己的父母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