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莫远离“深阅读”》,完成19—23题。(13分)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
阅读议论文《莫远离“深阅读”》,完成19—23题。(13分)
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②传播媒介变了,阅读习惯也随之改变,这无可厚非。读书从来都有不同类别,何况“读”总比“毒”和“赌”好,毕竟它能获取信息、提升修养。但是,如果一种拒绝深度的浅阅读借助于媒介的力量,逐渐演化成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时,我们是否该有所审视?
③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 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 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
④我相信,如果沉迷于新潮时尚、“触手可及”的手机阅读、广告阅读、网络阅读,这个社会能够造就千千万万个信息受众,但是很难培育精深广博的大家。 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复古读经,也不是强求每个人都去做名人大家,而只是为时下偏颇式的阅读状况担忧,为人们对这样的阅读习惯习焉不察而担忧。 阅读可以是休闲、娱乐,但不应止于休闲、娱乐,尤其是对于整个国民而言。
⑤从另一角度来说,人类文明长河存在无数经典,不少作品的孕育时间与创作艰辛都令人慨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这些作品呼唤代代后人不断重读,温故知新。它们的厚重与丰富,也注定了阅读的艰难与沉潜,这是浅阅读无法涉足的领域。曾有人在网上搞所谓的世界经典名著快读,把每部名著概括成几十个字的故事梗概,以为这样可以花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简直可以算得上心浮气躁的典型例子。
⑥对于不以读书、研究为业的人来说,“浅阅读”未尝不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素质的提升,深阅读万不可废。如果有一天,国人全都沉迷于摩尔庄园、偷菜游戏、手机短信和QQ聊天,那么这还是不是我们?(师力斌)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为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是从 和 两方面论述深阅读的重要性的。3分
21.第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2.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能否去掉?简要说说理由。(2分)
23.请你为第五段划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3分)
综合性学习:(6分)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2020-05-14 …
英语翻译在健身房1.2.你能做几个?3.我先走了,你慢慢来.4.那样啊.、、、1.你打算长期呆在中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 2020-07-05 …
求父亲(父亲是一个淳朴的农民......)这是习题1概括出父亲对我希望及关爱的3件事2理解下列句子 2020-07-14 …
为了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某校在200名九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了25名学生的身高,其中身高在1.65米~ 2020-11-03 …
观察下面的两幅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学生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②要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2020-11-15 …
质量为50kg的演员在练习走钢丝的时候,不慎落下,而系在他身上的安全带(另一端在钢丝上)保护了演员, 2020-12-10 …
2013年10月13日,以“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为主题的2013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020-12-19 …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这句话强调(1)习惯是人们长期养成后不易改变的 2021-01-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