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读“我国36°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标出东西方向.(2)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大致呈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3)试判断图上字母所代表
题目详情
读“我国36°N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东西方向.
(2)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大致呈______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3)试判断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A______、C______.
(4)青藏高原位于第______级阶梯,位于这一级阶梯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族.
(5)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对气候影响是______;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

(1)在图中标出东西方向.
(2)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大致呈______级阶梯分布,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3)试判断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A______、C______.
(4)青藏高原位于第______级阶梯,位于这一级阶梯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族.
(5)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对气候影响是______;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根据我国地势特点可知A为第一阶梯,B为第二阶梯,C为第三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阶梯,主要是我国藏族的聚居地.
(5)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东南季风向陆地推进,并在东部季风区形成较多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答案为:
(1)

(2)西高东低;三;

(3)高原;平原和丘陵;
(4)一;藏;
(5)有利于东南季风向陆地推进,并在东部季风区形成较多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根据我国地势特点可知A为第一阶梯,B为第二阶梯,C为第三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阶梯,主要是我国藏族的聚居地.
(5)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东南季风向陆地推进,并在东部季风区形成较多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答案为:
(1)

(2)西高东低;三;

(3)高原;平原和丘陵;
(4)一;藏;
(5)有利于东南季风向陆地推进,并在东部季风区形成较多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看了 读“我国36°N的地形剖面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a+b=1,ab=-1设S(1)=a+bS(2)=a²+b²S(3)=a三次方+b三次方S(n 2020-06-12 …
例4试写出4个连续正整数,使它们个个都是合数.解:(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设N是不大于5的所有质数的 2020-06-27 …
1,寄一封重量在20g以内的市内平信,邮寄费0.80元,试写出寄n封这样的平信所需1、寄一封重量在 2020-07-11 …
1、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需106分钟,试写出卫星绕地球旋转的周数n和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1)试 2020-07-18 …
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c+1)-can,(c不等于0,c不等于-1)一、(1)求 2020-07-23 …
设图形的周长为l,小梯形的个数为n,试写出l与n之间的关系式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哪些是常量哪些是变量> 2020-07-30 …
一个班有40名学生,一次考试,有2名同学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求 2020-07-30 …
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它反映了图中点的个数与第n图形之间的某种变化规律,(1)填写下表:第n个图形123 2020-11-08 …
某运动员投篮100次,命中87次,现连续投3次,用K表示命中的次数,试写出其概率分布p=,n=某运动 2020-12-30 …
求单位时间碰撞到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一立方容器内有稀薄气体并达到热平衡,已知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律f(v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