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1•江苏一模)某生物学习小组对当地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人数)27925064465

题目详情
(2011•江苏一模)某生物学习小组对当地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有甲病、无乙病 无甲病、有乙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人数) 279 250 6 4465
女(人数) 281 16 2 4701
请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如图是该小组在调查中绘制的某一家族系谱图,且得知Ⅱ4婚前曾做过基因检测确认无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据此进一步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______.如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7
32
7
3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从表格看出,甲病男女患病人数基本相当,因此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因此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的措施是对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并绘制家族系谱图).
(3)根据图示可知:①甲病表现为代代都有患者,故甲病最可能是显性遗传;②男性甲病患者(Ⅱ-2)的母亲(I-1)正常,则甲病不属于伴X显性遗传;女性甲病患者(Ⅱ-3)的儿子(Ⅲ-4、Ⅲ-5)不患甲病,则甲病不属于伴X隐性遗传、也不属于伴Y遗传(更不属于细胞质遗传);综上所述可以推知甲病只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病.③如果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遗传病,则Ⅱ-4为携带者,这与“Ⅱ-4无致病基因”不相符合,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图示可知:①不患乙病的夫妻生出了患乙病的儿子(如I-1×I-2→Ⅱ-2,Ⅱ-3×Ⅱ-4→Ⅲ-4),则乙病属于隐性基因遗传病;②因为“Ⅱ-4无致病基因”,故可以判断出乙病只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显隐性关系,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Ⅱ-2(A  XbY)其母亲、女儿均不患甲病,则其基因型为AaXbY;不患甲、乙两病的Ⅲ-1(aaXBX  )其父亲患乙病,则其基因型为aaXBXb;Ⅲ-2的基因型为AaXBY,Ⅲ-3的基因型为
1
2
AaXBXb
1
2
AaXBXB,这样分以下两种情况:①AaXB
1
2
AaXBXb生出正常孩子的(aaXB_)的概率是
1
2
×
1
4
×
3
4
=
3
32
;②AaXB
1
2
AaXBXB生出正常孩子(aaXB_)的概率是
1
2
×
1
4
×1=
1
8
,故二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3
32
+
1
8
=
7
32

故答案为:
(1)常       X       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2)对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并绘制家族系谱图)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aaXBXb      
7
32
看了 (2011•江苏一模)某生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3修改语段(标点1个,错字1个,病句4处.急、、、、急、3修改语段(标点1个,错字1个,病句4处.  2020-06-11 …

某地曾遭遇严重的登革热疫情.该病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当中传播  2020-06-16 …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人感染后有很高的死亡率.(1)埃博拉病毒需用活细胞培养,原因是埃博  2020-07-12 …

2014年广东省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性,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  2020-11-02 …

问问这些病句的病因找对了吗1例句:通过这次的比赛,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病因?无主语2例句:我旅游了黄  2020-12-12 …

修改病句1.词语搭配不当2.用词不当3,成分残缺4.前后矛盾5.意思重复1.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红  2020-12-20 …

(11分)回答有关传染病传染和预防的问题。1.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是和易感人群。2.当  2020-12-20 …

回答有关传染病传染和预防的问题.(1)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是和易感人群.(2)当病原体  2020-12-20 …

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  2020-12-25 …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约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2011年1至1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