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极化液的组成比例和用途?除了用与抢救高钾血症外
题目详情
极化液的组成比例和用途?
除了用与抢救高钾血症外
除了用与抢救高钾血症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常规极化液(G-I-K)
1.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1.2 分析 心肌细胞在复极过程中的离子交换主要是Na + 、Ca 2+ 离子的内流、K + 离子的外流,从而使心肌细胞内恢复负压,回到“极化状态” ,但此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尚未恢复,心肌细胞未达到真正的极化状态,还必须依靠钠-钾泵,由ATP供给能量,排出Na + 、Ca 2+ ,摄回K + ,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
胰岛素可以促进多种组织摄取葡萄糖,如骨胳肌、心肌、脑垂体等.可使血中K + 、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
2 镁极化液(G-I-K-M)
2.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10%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2.2 分析 镁极化液即是在常规极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镁,因为镁对心肌电活动有广泛的影响 ;同时镁能激活心肌腺苷环化酶,维持线粒体的完整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镁能激活Na + -K + -ATP酶,阻止细胞内钾外流;并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降低了血K + 浓度,从而能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抑制折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提供能量,加强心肌收缩功能.
3 强化极化液
3.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L-门冬氨酸钾镁(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
3.2 分析 门冬氨酸钾镁在20世纪70年代已用于临床,门冬氨酸对细胞亲和力很强,作为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离较慢,可作为钾、镁离子载体重返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浓度,从而发挥钾、镁离子的作用;另外它还参与了细胞内三羧酸循环.心脏病人由于摄入不足,长期服用利尿剂等因素,50%病人有低钾血症,其中又有42%并发低镁血症,因此加入L-PMA后就同时有Na + -K + -ATP泵载体和钾、镁离子载体(L-PMA)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时得到加强、有强化原极化液的作用.
4 高浓度极化液
4.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20U和10%氯化钾15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和50%葡萄糖6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1个疗程.
4.2 分析 钾离子在保持心肌细胞极化状态和生理功能方面十分重要,而常规极化液所提供的能量和钾离子浓度对某些重度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静息状态不能满足,而提高常规极化液的浓度,保持较高浓度的K + 离子平衡,就能恢复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故称为高浓度极化液.
5 简化极化液
5.1 组成 L-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5.2 分析常规极化液、镁极化液、强化极化液及高浓度极化液都配有胰岛素和氯化钾,特别是高浓度极化液二者浓度较高,而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易发生低血糖,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钾本身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缓慢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除非有明确低钾血症外都不应补钾,所以就限制了极化液的运用.但门冬氨酸钾镁在
1.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1.2 分析 心肌细胞在复极过程中的离子交换主要是Na + 、Ca 2+ 离子的内流、K + 离子的外流,从而使心肌细胞内恢复负压,回到“极化状态” ,但此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尚未恢复,心肌细胞未达到真正的极化状态,还必须依靠钠-钾泵,由ATP供给能量,排出Na + 、Ca 2+ ,摄回K + ,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
胰岛素可以促进多种组织摄取葡萄糖,如骨胳肌、心肌、脑垂体等.可使血中K + 、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
2 镁极化液(G-I-K-M)
2.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10%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2.2 分析 镁极化液即是在常规极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镁,因为镁对心肌电活动有广泛的影响 ;同时镁能激活心肌腺苷环化酶,维持线粒体的完整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镁能激活Na + -K + -ATP酶,阻止细胞内钾外流;并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降低了血K + 浓度,从而能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抑制折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提供能量,加强心肌收缩功能.
3 强化极化液
3.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L-门冬氨酸钾镁(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
3.2 分析 门冬氨酸钾镁在20世纪70年代已用于临床,门冬氨酸对细胞亲和力很强,作为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离较慢,可作为钾、镁离子载体重返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浓度,从而发挥钾、镁离子的作用;另外它还参与了细胞内三羧酸循环.心脏病人由于摄入不足,长期服用利尿剂等因素,50%病人有低钾血症,其中又有42%并发低镁血症,因此加入L-PMA后就同时有Na + -K + -ATP泵载体和钾、镁离子载体(L-PMA)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时得到加强、有强化原极化液的作用.
4 高浓度极化液
4.1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20U和10%氯化钾15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和50%葡萄糖6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1个疗程.
4.2 分析 钾离子在保持心肌细胞极化状态和生理功能方面十分重要,而常规极化液所提供的能量和钾离子浓度对某些重度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静息状态不能满足,而提高常规极化液的浓度,保持较高浓度的K + 离子平衡,就能恢复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 .故称为高浓度极化液.
5 简化极化液
5.1 组成 L-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
5.2 分析常规极化液、镁极化液、强化极化液及高浓度极化液都配有胰岛素和氯化钾,特别是高浓度极化液二者浓度较高,而胰岛素在临床应用中易发生低血糖,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钾本身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缓慢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除非有明确低钾血症外都不应补钾,所以就限制了极化液的运用.但门冬氨酸钾镁在
看了 极化液的组成比例和用途?除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其中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1)求 2020-05-12 …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 2020-05-14 …
将so2先通入品红再过高锰酸钾,高锰酸钾的作用是?1检验品红是否除尽so2 2除去so2?无 2020-05-17 …
关于本病血生化紊乱的特点,错误的是A.低血钠B.低血氯C.低血钾D.低血糖E.代谢性酸中毒 2020-06-04 …
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 A.血钾低B.血钙低C.血镁低D.血钠低E.血磷低 2020-06-04 …
最容易引起高血钾的是( )A、严重腹泻患者B、严重呕吐患者C、输入钾盐过多D、食入钾盐过多E、蛋白质 2020-06-07 …
伴有低血钾的高血压,其病因应首先考虑( )A.皮质醇增多症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嗜铬细胞瘤D.慢 2020-06-07 …
当病人输入大量库存血后容易出现A.低血钾B.低血钙C.低血钠D.高血钠E.高血铁 2020-06-07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A:低血糖B:高血磷C:高血钙D:低血钾E:高血钾 2020-06-07 …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A:高血钙B:水钠潴留C:低血糖D:高血钾E:低血压 2020-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