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 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 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夾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 “万岁! ”他们(A) 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 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选自《藤野先生》)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 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 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10. 选文中第①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2分)

11. 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4分)

   A 。B

12. 选文第⑧句中的“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2分)

13. 作者感到“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3分)

   A. 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 对噪音特别反感。

   C. 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 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欢呼。

14. “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4分)

15.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 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只能忍受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

   C. 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六十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 作者模仿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0. 没有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作 者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 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

11. A. 讲堂里的日本学生   B. 闲看枪毙犯人 的人

12. 日本仙台讲堂里看影片时  准备弃医从文

13. A解析:根据课文主题去理解。

14. 副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和“不”连 用,表示看枪毙犯人的人无一例外地喝彩, 表明这些人精神麻木,也表明了作者对这 种状况的悲哀。

15. D解析:中国是弱国,但中国人不是低能 儿,他们不应该怀疑中国人的能力,作者对 他们的怀疑表示愤恨。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