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中选段,按要求答题。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①先得我口之所耆②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
阅读下面《孟子》中选段,按要求答题。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①先得我口之所耆②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③,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关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告子上》)
[注] ①易牙: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宠臣,以精于烹调著称于世。②耆:通“嗜”,喜好。③子都:郑国大夫公孙阏,国中美男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味觉、听觉、视觉为例,从人类生理感官的共同性出发来论证人类具有共同的善性。
B.“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即圣人比我们普通人早知道内心思想的共同标准。
C.孟子认为“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也是比较正确的。
D.这一段是围绕一个“同”字进行论述的,孟子看到了人类美感的共同性,忽略了人类美感的差异性。
(2)选文中孟子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C (现在看来不妥当,前者是指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后者是人的感觉能力,二者不具有可比性。)
(2)孟子论证了人性本善,对于真理和正义有同样的喜好这一道理。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谁写的? 2020-06-15 …
用几句简单的话把《镜花缘》中老儒的意思表达清楚原句在下:“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 2020-06-17 …
英语翻译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何贵之?其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淡之,故尔贱 2020-06-23 …
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 2020-06-26 …
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道德的寄语示例: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 2020-06-29 …
文言文练习有献不死之药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 2020-06-29 …
╰▓→惟知贤者乃能用贤,得知贤者为用贤之人,使择决众之所举,所以用其长也.” 2020-07-01 …
请高手帮我翻译一句古文臣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 2020-07-12 …
英语翻译臣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 2020-07-29 …
仿写例句,写出两个句式一致、使用手法相同的句子。(6分)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