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将6g样品溶于18g水后,再加入7.6g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氯化铵与氢
题目详情

| ||
时间 | 0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g | 0 | 0.7 | 1.0 | 1.2 | 1.5 | 1.6 | 1.7 | 1.7 |
(1)请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2)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求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损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测定数据表中的时间与质量数据确定一些点,然后把各点利用平滑曲线图连接;绘制曲线时要做到:曲线平滑、趋势正确、给出平台;
(2)根据测定数据表中的时间与质量数据可以知道硫酸当增重到1.7g时质量不再增加,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是1.7g;
放出1.7g氨气消耗氯化铵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NH4Cl+NaOH
NaCl+H2O+NH3↑
53.5 58.5 17
x y 1.7g
=
;
=
解得:x=5.35g,y=5.85g,
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
×100%≈89.2%;
(3)所以反应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18g+6g+7.6g-1.7g-(6g-5.35g)=29.25g;则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故答案为:
(1)
;
(2)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89.2%;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2)根据测定数据表中的时间与质量数据可以知道硫酸当增重到1.7g时质量不再增加,所以生成氨气的质量是1.7g;
放出1.7g氨气消耗氯化铵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NH4Cl+NaOH
| ||
53.5 58.5 17
x y 1.7g
53.5 |
x |
17 |
1.7g |
58.5 |
y |
17 |
1.7g |
解得:x=5.35g,y=5.85g,
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
5.35g |
6g |
(3)所以反应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18g+6g+7.6g-1.7g-(6g-5.35g)=29.25g;则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85g |
29.25g |
故答案为:
(1)

(2)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89.2%;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看了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样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B.下垫面不能直接影响到大气中 2020-05-14 …
不锈钢壶底水垢呈浅绿色是怎么回事?我家的不锈钢水壶壶底有一层薄薄的水垢,呈浅绿色,而且越来越深,是 2020-07-10 …
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 2020-07-14 …
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 2020-11-0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C 2020-11-20 …
关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B大气环流无法调整全球的热量 2020-12-10 …
关于海洋与大气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B.海洋与大气之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 2020-12-18 …
下列叙述中,与海气相互作用原理相悖的是[]A.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B.海洋决定着大气中的水热变 2020-12-18 …
关于气候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水分与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 2021-01-22 …
I.已知:ZnCl2·xH2O易溶于水,且其浓的水溶液呈较强酸性;SOCl2(氯化亚砜)极易和水发生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