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6年12月22日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

题目详情

2016年12月22日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作业帮

A. 该过程可实验CO2零排放

B. 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 该过程发生了3个化学反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而含有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气体排出,并没有“实现CO2零排放”,故A错误;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溶液可来“捕捉”CO2;故该过程只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等都可以循环利用,故B错误
C、在“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所以分离CaCO3和NaOH用过滤操作,故C正确;
D、该过程化学反应有:碳酸钙高温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至少发生了4个,故D错误.
故选:C.
看了 2016年12月22日发射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科技委副主任屈晓光在大学读完信号处理的本科后,导师建议他转行到航  2020-04-06 …

新华网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2011年11月8日电(报道员伊格尔•谢列布良内)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  2020-06-22 …

新华网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2011年11月8日电(报道员伊格尔•谢列布良内)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  2020-06-22 …

从简单的现象入手,到发现真理,科学家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法拉第经过大约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现象,  2020-07-06 …

单选题原制度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转入()科目。A.短期投资跌价准备B.资�  2020-11-06 …

从科学家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转基因技术是指A.科学家转变生物体自身基因的生物技  2020-11-14 …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确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纲要》要求,经过15年  2020-12-14 …

科学发展观的导向正逐步深入人心,许多地方的领导干部努力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局部利益、眼前发展的政绩  2020-12-15 …

28岁猛攻物理学的是谁记得在一篇科普文章里说过,有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是在28岁左右由一个别的学科转为  2020-12-18 …

在朱光亚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核航弹、导弹核武器的研制成功,仅用了两年时间。科学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