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2~23题。(6分)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2~23题。(6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
胡氏曰:“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志于富贵,即孔子所谓鄙夫也。”
(朱熹《论语集注》)
注:胡氏(胡寅,一说指其父胡安国,或其弟胡宏)、靳裁之(胡安国之师),均为南宋大儒。
小题1:鄙夫“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分别是:(2分)
小题2: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儒家的价值观并作简要评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志于富贵(耻恶衣恶食)、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会干)(2分,各1分)
小题1:儒家的价值观:志于道,而不志于富贵;
评析:①倡导“安贫乐道”,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其积极意义;
②鄙视“志于富贵”,反对“耻恶衣恶食”,但并不等于简单地鄙视富贵(从“志于富贵而已”中的“而已”可知);
③孔子强调“安贫乐道”,最终是为了“事君”,这和现实道德要求最终是为了人民利益,有本质差别。


小题1:此题考查概括能力,鄙夫“患得患失”的根本原因和严重后果分别是志于富贵(耻恶衣恶食)、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会干)。
小题1:价值观1分,评析2分。评析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  2020-05-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复庵记顾炎武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  2020-06-11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3题。孟子谓万幸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  2020-06-15 …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A.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使……称臣满  2020-12-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复庵记顾炎武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①,  2020-12-1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复庵记顾炎武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  2020-12-1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  2020-12-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知人论世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  2020-12-2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8分)复庵记清顾炎武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  2021-01-17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曹操曾赞叹:“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曹操所说的“义士”是谁?请用简洁的语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