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等的奏折。自换约以后,该夷(英军)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太平军、捻军)交乘,心腹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等的奏折。

  自换约以后,该夷(英军)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太平军、捻军)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肢体之患也。

  材料二:1861年11月12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致英国外交大臣罗素的信。

  恭亲王及其同僚之操权,乃是对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使然。这个令人感觉满意的结果,全是几年来私人交际所造成的……我们下一步骤是应该在他们的心目中造成同等深刻的信念:我们不是为了和帝国(清朝)政府作对来的,在不妨碍物质利益时,我们是准备以朋友之谊对中国困难与损伤予以考虑的。

  材料三:1862年2月8日同治帝谕令。

  借师助剿一节,业经总理衙门与英、佛(法)住京使臣商酌。现据薛焕(江苏巡抚)奏,英、佛文武各员颇为出力,且佛轮船为我开炮击贼,是真心和好,固已信而有征。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今日之势”是指什么?

②奕?等视“发、捻”为“心腹之害”,而把俄、英视为“肘腋之忧”、“肢体之患”,其真实含意是什么?

③材料二所引卜鲁斯的信是在清政府发生了什么事件的情况下写的,为什么他认为是“令人感觉满意的结果”?

④卜鲁斯说:“我们下一步骤……予以考虑的”这句话的实质是什么?

⑤材料三中同治帝谕令中所谓“借师助剿”是什么意思?

⑥根据以上三个材料,指出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勾结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一方面,《北京条约》订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另一方面,太平军和捻军对清政府的威胁没有解除。

  ②他们把太平军和捻军的反清斗争视为致命的威胁,主张全力进行镇压;而把外国侵略者的威胁放在次要地位。

  ③当时发生了北京政变,那拉氏和奕?夺取了最高统治权。因为卜鲁斯认为奕?等人是愿意“对外国人维持友好关系”的,所以对政变结果表示满意。

  ④英国侵略者只有在其侵华权益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帮助清政府解除统治危机。

  ⑤请英、法侵略军帮助镇压太平天国和革命人民。

  ⑥清政府为镇压国内人民革命,宁愿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外国侵略者的援助;外国侵略者为了保证获得侵华权益,也愿意协助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通过“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