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8.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后面题目。黄鹂徐志摩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

题目详情

8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后面题目。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小题1】诗中的黄鹂这一形象有何外在特点?

小题2】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色彩艳异,来去匆匆,短暂迅忽。

【小题2】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表现了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和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求轻快自由生活的渴求。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中的黄鹂这一形象有何外在特点”这道题目考查诗歌中的意象,抓住写黄鹂的关键词语,“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总结黄鹂特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考纲要求,能够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部分: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目。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题干明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情感。分析手法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来分析。作者借黄鹂托物言志,表现了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情感,和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求轻快自由生活的渴求。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本题涉及到“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看了 8.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rightthing这两个单词怎么连读?thing这个单词不是读[θɪŋ]吗?可是录音里把righ  2020-04-09 …

下列各句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稍微好看一点的那套是令人作呕的绿色领口镶了艳蓝色的边。B.“前进”号在  2020-05-14 …

本人有一道题做了很多遍都不会,求求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书的五分之一,第二天读的页数与第一天读的页  2020-05-14 …

小玲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全书的2/7,第三天全部读完了,第三天读了这本书的  2020-05-17 …

解决问题强强读了一本书,上午读了全书的20%,下午比上午多读了20页,这时还有一半没有读,这本书共  2020-06-12 …

阅读这首《早梅》,回答问题。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  2020-06-25 …

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艳丽的色彩,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  2020-06-28 …

“那时候或许有过一些青涩感慨,也曾经有一些无奈.感谢生命中有你的存在,为我画上这鲜艳的色彩…”这首  2020-07-03 …

仿写句子.字数与原句要相同.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仿写:读书使人,.花儿等待展放的娇艳,小草  2020-07-24 …

古人为了劝诫人们抓紧时间,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好读书不为读书,好读书不为读书.请你读读这副对联,说说上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