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

题目详情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1)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为维持体温,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耗氧量增加;(2)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人体皮肤排汗减少,为了维持体内水平衡,因此尿量增加;(3)寒冷环境下皮肤排汗减少,体内水分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较低,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同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到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看了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经过肾脏的血液和没经过肾脏的血液有什么区别?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B、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  2020-05-17 …

尿毒症病人高血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肾素增多B.促红素减少C.水钠潴留D.血管加压素增多E.交  2020-06-07 …

如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1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体内分  2020-06-10 …

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与多种激素有关,进食后,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降低血  2020-06-10 …

去年某地区参加航模比赛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五分之一,今年全地区参赛学生增加20%,少数民族学生  2020-06-12 …

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  2020-06-20 …

经过肾脏的血液和没经过肾脏的血液有什么区别?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B、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  2020-07-01 …

正常人体内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A氧气减少,尿素增加B二氧化碳减少,尿  2020-07-01 …

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  2020-07-03 …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口喝→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B.单侧光照→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