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
题目详情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破朋党之私”、“徇私舞弊之限制”等信息,从打破特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等角度概括.
(2)根据关键词“集中”、“正统”、“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行概括总结.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公平理念、激发奋斗精神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2)根据关键词“集中”、“正统”、“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行概括总结.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公平理念、激发奋斗精神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看了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开发合理的是()A.洞庭湖平原—草地,畜牧业B.黄土高原—梯田开发,种植业C.塔下列开发合理的 2020-04-26 …
长江、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 2020-05-13 …
长江、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 2020-05-13 …
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 2020-06-11 …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在珠江三角洲发展耕作 2020-11-08 …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历史悠久.各地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很大,农业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 2020-11-27 …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西北地区不能发展种植业、林业、渔业 2020-12-16 …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西北地区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 2020-12-16 …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B. 2020-12-16 …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在珠江三角洲宜发展耕作业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