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表).次数钩码重G/N使用定滑轮测力

题目详情
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重G/N 使用定滑轮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测力计的示数F1/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本中的结论偏差较大.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作业帮
(1)该实验中造成使用定滑轮时F1≠G的主要原因是:___.
(2)该实验中造成使用动滑轮时F2
G
2
的主要原因是:___.
(3)几天后,小明同学又做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此实验中他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cm
1 2 10 0.8 40
2 5 5 1.5 20
①此实验他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个.
②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第一次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对定滑轮图中的测力计进行受力分析:受到向上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向下受到测力计外壳的重力和手向下的拉力.图中手拉测力计挂钩,因此测力计测量的是手向下的拉力而不是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以在匀速拉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实验会造成 F1的测量会小于物重,所以使用定滑轮时F1≠G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弹簧测力计外壳受到的重力.
(2)动滑轮的使用:“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是在不考虑动滑轮和摩擦的理想情况下才成立的,在实际实验中,动滑轮的物重和摩擦是客观存在的.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物重的增加,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但比物重的一半要大,这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股绳子承担,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重物升高高度的几倍,所以由n=
s
h
=
40cm
10cm
=4可知,动滑轮和重物由4股绳子承担,即动滑轮必须有两个,定滑轮至少有一个,所以滑轮共至少需要3个.
第一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W1有用
W1总
×100%=
G1h1
F1s1
×100%=
2N×10cm
0.8N×40cm
×100%=62.5%,
第二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用η2=
W2有用
W2总
×100%=
G2h2
F2s2
×100%=
5N×5cm
1.5N×20cm
×100%=83.3%,
所以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外壳有重力;
(2)动滑轮有重力;
(3)3;62.5%;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