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朝也曾铸造铜钱,……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以银为本,以钱为末”。大额交易使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导致白银普遍使用的国内外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广泛使用白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朝也曾铸造铜钱,……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以银为本,以钱为末”。大额交易使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依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导致白银普遍使用的国内外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广泛使用白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可以得出铜钱、纸钞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明朝中期…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通过对外贸易流入中国;“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可以得出政府政策的变化也推动了白银的广泛使用.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因素:铜钱、纸钞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通过对外贸易流入中国;政府政策的变化也推动了白银的广泛使用.
影响: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因素:铜钱、纸钞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通过对外贸易流入中国;政府政策的变化也推动了白银的广泛使用.
影响: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规定商人不许当官,不许穿丝 2020-05-16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20-07-26 …
英语翻译印花税由来公元1624年,荷兰政府发生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当时执掌政权的统治者摩里斯(Ma 2020-07-28 …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A. 2020-11-12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近年来,菏泽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迎难 2020-11-13 …
人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A.巩固人民民主政权B.解决财政困难局面C.平抑物 2020-12-08 …
人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A.巩固人民民主政权B.解决财政困难局面C.平 2020-12-08 …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是因为A.打击了投机倒把,稳定了物价,使人民政府赢得了人 2020-12-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号第一款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 2020-12-17 …
下图是1950年上半年报纸刊登的政务院发布的决定,中央颁发这两个决定的目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国营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