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大学》中的“于缉熙敬止”是什么意思?关于《大学》中的“止”字《大学》在解释“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时,引用了《诗经》上的一段话,全文抄录: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
题目详情
《大学》中的“于缉熙敬止”是什么意思?
关于《大学》中的“止”字
《大学》在解释“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时,引用了《诗经》上的一段话,全文抄录: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很显然,作者子思引用诗经的句子来解释“止”的.
最近,看《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的解释,发现好多人解释的跟子思的不一样:
一是袁愈(艹安)、唐莫尧解释“于缉熙敬止”:于”,叹词;止,辞也.
二是中华书局程俊英《诗经注析》解释:止,语气词.
三是百度字典的解释:止,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例句:《诗·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
我的疑问:是子思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关于《大学》中的“止”字
《大学》在解释“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时,引用了《诗经》上的一段话,全文抄录: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很显然,作者子思引用诗经的句子来解释“止”的.
最近,看《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的解释,发现好多人解释的跟子思的不一样:
一是袁愈(艹安)、唐莫尧解释“于缉熙敬止”:于”,叹词;止,辞也.
二是中华书局程俊英《诗经注析》解释:止,语气词.
三是百度字典的解释:止,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例句:《诗·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
我的疑问:是子思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好问题啊!
《说文》:“缉者,续也.”
缉熙:继续熙熙攘攘、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其实是周文王委曲求全啊,忍受纣王的迫害.
所以“为人臣,止与敬”,敬受职务的公德,因文王曾为商纣时期的西部诸侯.
这是历史、文学中的“敬止”.
修养角度来说,“止”大约是三皇五帝,乃至儒释道天主基督等的基本修养,无论接触哪个,都会离不开“止”字,日常生活中,书法、绘画、烹饪,甚至足球、篮球、股票,都离不开“止”字,大抵近乎“心静如水”、“无欲无求“、”常常反省”之类的感觉.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抵人们平常内心昏迷散乱,很难安静在本位上,收心就是很重要的学问修养了.这和“止”也相似.
《大学》到此为止,似乎还是在说“意诚”,而“止于此,止于彼”,是些个“意诚”、“知止”的指标.
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的修养,犹如孔子做《春秋》,乃责备贤者.但《内经》告诉我们,人是有禀赋差异的,故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虽然“人人皆可成佛”成圣人,但在某个时空内,圣贤之人仍如金字塔塔尖一般,是少数,若每个人都不切实际的去追求圣贤,就会像曹操“唯才是举”,而国将如“魏晋”一般民不聊生,甚至如宋一般毁于一旦,所以更多的人还需要用“方便说法”,使其不至于心乱,使其本本分分的完成此生,所以特定时期,也有特定的解释,看似无奈,实则“维民所止”,真是为了人民啊!
这段后面还紧跟着“必也使无讼乎”,也是“止”的一种吧,止于大家没有“纠纷”、“争论”的状态,就是止于“和”啊.
《说文》:“缉者,续也.”
缉熙:继续熙熙攘攘、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其实是周文王委曲求全啊,忍受纣王的迫害.
所以“为人臣,止与敬”,敬受职务的公德,因文王曾为商纣时期的西部诸侯.
这是历史、文学中的“敬止”.
修养角度来说,“止”大约是三皇五帝,乃至儒释道天主基督等的基本修养,无论接触哪个,都会离不开“止”字,日常生活中,书法、绘画、烹饪,甚至足球、篮球、股票,都离不开“止”字,大抵近乎“心静如水”、“无欲无求“、”常常反省”之类的感觉.
《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大抵人们平常内心昏迷散乱,很难安静在本位上,收心就是很重要的学问修养了.这和“止”也相似.
《大学》到此为止,似乎还是在说“意诚”,而“止于此,止于彼”,是些个“意诚”、“知止”的指标.
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的修养,犹如孔子做《春秋》,乃责备贤者.但《内经》告诉我们,人是有禀赋差异的,故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虽然“人人皆可成佛”成圣人,但在某个时空内,圣贤之人仍如金字塔塔尖一般,是少数,若每个人都不切实际的去追求圣贤,就会像曹操“唯才是举”,而国将如“魏晋”一般民不聊生,甚至如宋一般毁于一旦,所以更多的人还需要用“方便说法”,使其不至于心乱,使其本本分分的完成此生,所以特定时期,也有特定的解释,看似无奈,实则“维民所止”,真是为了人民啊!
这段后面还紧跟着“必也使无讼乎”,也是“止”的一种吧,止于大家没有“纠纷”、“争论”的状态,就是止于“和”啊.
看了 《大学》中的“于缉熙敬止”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人作诗古人在作诗的时候,经常会为了一个字反复推敲,甚至改上几次,知道满意为止。正如杜甫所说的:为 2020-06-09 …
16.在《诗经》的流传过程中曾有“四家诗”,到后来只剩一家流传至今,这就是.A.齐诗B.鲁诗C.韩 2020-06-11 …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求高手分析本诗抒发的情感这是三国演 2020-07-02 …
古诗古词中有“田”字的诗词有哪些?在唐诗宋词的内容里哪些诗句或词句里有些到“田”字的呢?要求多找几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题目:那是一首诗岁月如画,生活如诗。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 2020-07-22 …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诗宗白华啊,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漂 2020-11-29 …
“艺术起源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 2020-12-12 …
那是一首是(作文)那是一首诗要求:四月如画,生活如诗.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请你 2020-12-29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思二首(其一)①(唐)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诗,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