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19.这首诗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 )。(2分)
20.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6分)
19.(1)这首诗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2分)
20.这首诗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正面描写:首句正面写出新曲的悠扬宛转悦耳动听,以及歌声一递一句接连不歇。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描写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第三句“月落乌啼”写歌舞者狂欢至天明。侧面描写:第四句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歌舞女子的花钿遗落满地而浑然不觉,次日花钿被游童拾取,可知当时她们已经完全沉浸于歌舞之中,这从侧面写出了歌舞场面的热烈。
【解析】
19.
试题分析: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使我们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作文(50分)读下面一首辛弃疾的词,根据要求作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 2020-05-15 …
读下面一首辛弃疾的词,按要求作文.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读下面一首辛弃疾的词,按要求作文.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 2020-07-11 …
1.朗读这首现代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把词语读正确。 2020-11-07 …
单词做新单词用下面的几个单词的每个字母做新单词的首字母,然后把这些新单词连成一句话!注意新句子的顺序 2020-11-26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 2020-11-29 …
109首唐代不同时期的经典诗词,将被拍成“微电影”,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 2020-12-12 …
1.朗读这首现代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把词语读正确。 2021-01-1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诗后各题。(6分)竹枝词九首(其二)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 2021-01-18 …
我看英语书单词表的单词感觉非常熟悉可拼写熟读但一再长篇阅读中就如同新词一般我看英语书单词表的单词感觉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