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19.这首诗第一句写( ),第二句写( )。(2分)
20.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6分)
19.(1)这首诗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2分)
20.这首诗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歌舞场面的热烈的。正面描写:首句正面写出新曲的悠扬宛转悦耳动听,以及歌声一递一句接连不歇。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描写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第三句“月落乌啼”写歌舞者狂欢至天明。侧面描写:第四句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歌舞女子的花钿遗落满地而浑然不觉,次日花钿被游童拾取,可知当时她们已经完全沉浸于歌舞之中,这从侧面写出了歌舞场面的热烈。
【解析】
19.
试题分析: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使我们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求解三国演义描写了以为首的三个政治、军事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 2020-04-06 …
1942年苏联的一张宣传海报-《绞死希特勒》.该海报的寓意是()A.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企图称 2020-05-16 …
杰出的部落首领:传说四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2020-05-22 …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一度希望借助“英雄”人物来感召人们变革现实,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被称 2020-06-06 …
根据课文散文诗两首:三、写作练笔8.《荷叶•母亲》一文作者用清丽的笔调,描述了雨中红莲的情形。例如 2020-07-07 …
2016年,首位“三合一”胚胎人工受精技术诞生的婴儿将在英国出世,婴儿含有“一父两母”三人遗传物质 2020-07-2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 2020-11-07 …
找一首古诗好像是王维的诗、上句是:日暮山关何处雨那个…一句诗里面包含“日”“暮”“雨”三个字。我唯一 2020-11-27 …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 2020-11-29 …
为什么不下雨?天气预报明明是暴雨,但落下来只是中雨,如果预报是小雨,那根本就不可能下雨!三年干旱!我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