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 受 《易》。
挺之初为卫州获嘉县主簿,权共城令。所谓康节先生邵尧夫者,时居母忧于苏门山百源之上,布裘菜食,且躬爨以养其父。挺之叩门上谒劝其习性命之学。康节谨再拜,悉受业。世所谓康节先生之《易》者,实受之挺之。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或惜之,则曰:“宜少贬之荣进。”友人石曼卿独曰:“时不足以容君,君盍弃之隐去。”再调孟州司法参军。时范忠献公守孟,亦莫之知也。忠献初建节钺守延安,送者不用故事,出境外。挺之独别近郊, 或病之,谢曰:“故事也。 ”居顷之,忠献谪安陆,独挺之见之洛阳。前日远境之客,无一人来者。忠献于是乎恨知挺之之晚。
友人尹师鲁以书荐挺之于叶舍人道卿, 因 石曼卿致之曰:“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 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曼卿 报 师鲁曰:“今之业文好古之士至鲜,且不张,苟遗若人,其学益衰矣,是师鲁当尽心以成之者也。吾素不喜屈谒贵仕,以挺之书,凡四五至道卿之门,通焉而后已。道卿且乐荐之,以是不悔。”挺之遂得应铨新格,改大理寺丞。会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河东,辟挺之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人刘仲更从挺之受历法,世称刘仲更之历。远出古今。在泽,转殿中丞, 丁 母忧,甫除丧,暴卒于怀州守舍。时友人尹子渐守怀也,子渐哭挺之过哀感疾,不逾月亦卒。挺之葬青社。
(选自赵与时《宾退录》,有删改)
1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能 受 《易》 受:传授
B. 因 石曼卿致之曰 因:通过
C.曼卿 报 师鲁曰 报:上报
D. 丁 母忧 丁:遭逢
14.下面与李挺之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李挺之恭敬地侍奉经常怒斥他的师长河南穆伯长。
B.李挺之被邵尧夫成功劝说学习关于万物的“性命之学”。
C.范忠献被责守安陆,只有李挺之一人赶到洛阳见他。
D.刘仲更的历法远出古今,跟李挺之传授有密切关系。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挺之器大,难乎识者,栖迟久不调。
⑵ 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
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6 .第④段中,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原因是什么 ? 请概括。
13.C
14.B
15.(1)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难乎识者”的主语、“栖迟”、语意通顺各1分。)
(2)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赀”、“决”、“知”、“成”各1分。)
(3)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碍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夭阏”、“图”、“南”各1分)
16.才华超众(有学问,有才干);人品好(安于卑位,不张);人罕能知之。每点1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回复,答复。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与李挺之有关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B项,邵尧夫被李挺之成功劝说。故选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5.试题分析: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关键词:“难乎识者”的主语、“栖迟” “赀”、“决”、“知”、“成” “夭阏”、“图”、“南”。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先从文中找到第4段,然后找到尹师鲁、石曼卿竭力推荐李挺之的语句,再联系上下文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可先翻译“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吾所敢品目。而安于卑位,颇无仕进意,人罕能知之。其才又达世务,使少用于世,必过人远甚。幸其贫无赀,不能决其归心,知之者当共成之。”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李之才,字挺之,是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质朴而且坦率,很自信,没有一点点造作勉强的样子。拜河南穆伯长为师。伯长性情庄重严肃很不合群,即使是挺之也经常处在他的呵斥和怒气之中。李挺之侍奉先生更加恭谨。他曾经参与校订柳宗元的文章好几个月,最终能够传授《易经》。
李挺之最初担任卫州获嘉县主簿,暂时代理共城令(官职)。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邵尧夫,当时在苏门山百源之上为母亲守孝,把粗布衣服当作皮裘穿,把蔬菜当作主食,并且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亲。李挺之上门拜访,劝说他学习关于万物的天赋和禀受的学说。康节先生恭谨拜师,全将学业继承下来。世人所说的康节先生的《易经》,实际上是从李挺之那里学习、传承过来的。
挺之的器量很大,世上很难有懂他的人,(他)漂泊失意,很久都不能升职。有人替他感到惋惜,他就说:“应当把小的贬职当作荣升。”只有友人石曼卿说:“世俗不能够容纳你,你何不远离世俗而隐逸山林呢?”又调任孟州司法参军。当时范忠献公守孟州,也不能够了解他。起初范忠献持节钺镇守延安,送别的人不采用旧例,一直送到境外,只有李挺之在近郊道别。有人诟病非议他,李挺之告诉他们说:“这是旧例。”没有多久,范忠献谪守安陆,只有李挺之到洛阳拜见他。以前送他到远郊的人,没有一个来。这时范忠献遗憾了解李挺之晚了。
友人尹师鲁用书信向舍人叶道卿推荐李挺之,通过石曼卿送信,说:“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纪三十九。他能写古文,语言直白意蕴深邃,既不过于放纵也不显得拘谨,本来就足以赶得上前辈,不是我所能品评的。但是他能够安于低微的官位,一点也没有强求升官进职的意思,人们很少能够了解他。他的才能又通达世务,假如稍稍被时世所用,一定超过当世一般人很多。幸亏他贫穷没有钱,不能使他的归隐之心决绝,了解他的人应当共同来成就他。”石曼卿回复尹师鲁说:“现在专门从事写文章爱好古文的人非常少,而且声名不为人所知,如果遗漏了这样的人才,那么古学就会更加衰落了,这就是师鲁你尽心来成就他的原因吧。我向来不喜欢屈意拜谒权贵高官,因为推荐挺之的信,一共有四五次到道卿门上拜谒,直到把信送达后才停止。况且叶道卿乐意举荐他,所以我不后悔。”李挺之于是能应选新的官职,改任为大理寺丞。恰逢石曼卿与龙图阁直吴学士遵路调兵往河东,征召挺之为泽州佥署判官。于是泽州人刘仲更跟从李挺之学习历法,世人称道刘仲更的历法,远远地超出古今历法之上。在泽州,转任殿中丞,遭逢母亲丧事。刚一除丧,就突然死在怀州守舍。当时友人尹子渐镇守怀州,子渐哭悼李挺之过于哀痛感染疾病,不到一个月也死了。李挺之安葬在青社。
求大神给一篇英语作文,标题如下,英语单词70到80个写完给好评加分!假如求大神给一篇英语作文,标题 2020-04-08 …
期限和诉讼时效的问题.一,例如张三借给李四房子住,约定好李四三年后还给张三。三年的时间到了,李四不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问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 2020-07-0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 2020-07-16 …
历史问题李广是李信的孙子吗?李信的年纪是否与秦始皇儿子相当?刘邦项羽的年纪是不是与秦始皇儿子相当? 2020-07-28 …
这道题怎么做我看了你以前的回答三十五加四再减去三不等于三十四等于三十六王英五年前的年龄等于李明七年后 2020-11-05 …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问题。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李勉①埋金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 2020-12-0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 2020-12-27 …
数学题大题过程李红今年上七年级,是属猪的非常巧合的是李红的爸爸和爷爷也都是属猪的且祖孙三人的年龄之和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