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3年有人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一据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为非者亦半”?
(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1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度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2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图1 图2
(3)读图1、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图3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
图3
(5)春节消费体现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图3,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并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6)结合材料五,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学校要用水泥和沙子搅拌打地平,水泥与沙子的比是2:5,现在需要这种沙浆42000千克,水泥与沙子各 2020-05-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 2020-06-27 …
阅读教材26页餐后“打包”现象的材料,回答:(1)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2)有人认为“勤俭 2020-07-05 …
用a米长的篱笆材料,在空地围成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的场地,另一种是围成. 2020-11-0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 2020-11-30 …
一些地方发生了不少校园暴力事件:河北省沧州市某小学30名孩子的胳膊遭烟头“炮烙”;海南省文昌市一名女 2020-12-0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2020-12-0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 2020-12-16 …
致命的打击、蓬蓬勃勃的思索材料:现代书名史学家郭沫若说:“秦朝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 2020-12-20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