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汉代官学系统》示意图:——王晓华《中外教育史》尽管当时读书人可以通过荐举、征召或选举的方法进入仕途,但参加太学的

题目详情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代官学系统》示意图:

——王晓华《中外教育史》

尽管当时读书人可以通过荐举、征召或选举的方法进入仕途,但参加太学的考试却是进入仕途的唯一稳妥途径,因此,终生乐此不疲者比比皆是。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6年,恭亲王奕为京师同文馆拟定了六条章程:一、专取正途人员;二、各员一律留馆住宿;三、按月出题考试一次;四、每届三年举行大考,高等者酌最差遣试用,下等者照常学习,下届再考;五、每月加给薪水银十两;六、三年试居高等者,照准各按升级格外优班保次。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6分)

(2)从材料二的六条章程中任选一条,分析拟定该条章程的原因。综合分析这两则材料,归纳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9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特点:完整的官学体系;教育为政治服务;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6分)

(2)原因:第一条:维护统治的需要;第二、三、四条:学习西方近代管理制度;第五条:学校开办之初,生源不足;第六条:鼓励上进,选拔人才。(3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

相似处:政府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教育改革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改革与时代背景相关。(6分,答出三点即可)



分 析:
(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汉代的教育。根据材料一图示关键信息“中央,地方”、“汉代官学系统”及文字关键信息“参加太学的考试却是进入仕途的唯一稳妥途径”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古代中国汉代教育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教育体系比较完整:建立了完整的官学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从“小学”到太学。B.教育目的比较明确:教育首当其冲是为政治服务的,“学而优则仕”。C.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儒家思想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问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相关内容——京师天文馆的章程。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认识提出这些章程的原因(背景)A.第一条,教育要服务于维护统治的需要;B.第二、三、四条,受西方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学习西方近代管理制度;C.第五条,学校开办之初,生源不足,学校运作困难,政府给予适当补贴;D.第六条,在于不断鼓励上进者,以利于更好地选拔到优秀人才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改革均呈现出以下相似之处:①政府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者;②教育改革为国家统治与建设服务;③教育改革与人事制度相关改革配套;④教育改革与当时时代背景,诸如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关联等。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中国洋务运动·对教育制度的相关改革(课标外);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技术器物阶段)·洋务运动·对教育制度的相关改革

考点
分析:
考点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 、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 、评价(历史意义):

有利于 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 、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考点2: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 、“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

①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

②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④意义: 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2 、“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

① 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作业帮用户 2017-02-11
看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图解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回答出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召开的会议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  2020-05-17 …

读图解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图一回答出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召开的会议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  2020-05-17 …

4.《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  2020-06-26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  2020-07-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颇有历史  2020-11-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  2020-12-24 …

史料应该如何分类?通过哪几个方面分类?本人被弄糊涂了,为什么殷墟出土的甲骨不是直接史料,而是实物史料  2020-12-2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956年我国农业发展简况(如图)(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对  2021-01-0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愚意自夏禹家天下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  2021-01-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