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3.烛之武舌退秦师,靠的就是巧妙的斗争策略,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题目详情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2.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3.烛之武舌退秦师,靠的就是巧妙的斗争策略,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文章的第一段先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如累卵。

  (2)点明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2.(1)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密访秦伯,并说服了他,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文章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层次井然。

  (2)秦、晋夹击郑国,形势危急,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此为一波;但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又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出城会见并说服了秦伯,秦伯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也撤了兵。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3.(1)料事如神,高瞻远瞩。烛之武洞察秦穆公的战略意图,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

  (2)设身处地,“忠言”顺耳。他奉命使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

  (3)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说理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看了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