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之丧,论宗室不当嫁娶,与时相忤,通判峡州,知池州,复还太常礼院,历开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之丧,论宗室不当嫁娶,与时相忤,通判峡州,知池州,复还太常礼院,历开封府判官。
    熙宁、元丰间,更制变令,士大夫多违己以求合,雍独静默自守。改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神宗末年,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凡在邸七年,用久次,以转运使秩留。宣仁后知其贤,及临政,擢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
    邓润甫除翰林承旨,雍当制。制未出,言事者五人交章攻之,换为侍读学士。雍言:“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今中外咸谓朝廷姑以是塞言者,如此则邪正何由可辨,善恶何由可明?若每事必待言,是赏罚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道。”润甫仍为承旨。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副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穜以小臣辄肆横议,愿正其罪。”从之。
    使契丹还,徙右谏议大夫,言:“朝廷重内轻外,选用牧伯,罕辍从班,以阅轻浅者充员,不复为来日虑。愿自今稍积资望,以渐试之。”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检,家至户到。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料民而不救灾,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哲宗悟,追止之。侍御史贾易沽激自喜,中丞赵彦若懦不自立,雍并论之,遂罢易,左转彦若,以雍为中丞。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不许。
    刑部谳囚,宰执论杀之,有司以为可生,不奉诏,得罪。雍言:“是固可罪,然究其用心,在于广好生之德耳,若遽以为罪,臣恐邻于嗜杀。今使有司欲杀而朝廷生之,犹恐仁恩德意不白于天下,而况反是者哉!”哲宗纳,囚遂得生。
    元符元年,提举崇福宫,归,未至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 第一百一》(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以转运使留             秩:官阶。
B、以润甫之过,不当革前命        薄:轻微。
C、以阅轻浅者充员,伐:惩罚。
D、哲宗纳,囚遂得生             嘉:赞赏。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B、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C、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D、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郑雍任人唯贤。在兖州推官的任上,曾上表推荐韩琦,韩琦官至试秘阁校理;在邓润
甫的任免上,他力排众议,使邓润甫得以担任翰林承旨一职。
B、郑雍凡事从大局出发。认为朝廷用人“重内轻外”,不利于国家长远利益,应该逐渐积
累资质和威望;在救灾和清查户籍的问题上,主张把救灾放在首位。
C、郑雍忠直守正。在国家法令多有变更的情况下,他不违心地去迎合,静默自守;他坚
决反对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弹劾侍御史贾易和中丞赵彦若。
D、郑雍为政有好生之德。在审理囚犯的时候,刑部与下属官吏产生分歧,刑部判定囚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
②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伐:功劳,功绩.
2、B   疏通句意“嘉王、岐王长大成人,还居住在宫中,郑雍献上四封规诫书,并且委婉劝导他们请求搬出皇宫住到诸王住宅.”“二王既长”意思独立,后停顿.“雍献四箴规戒”意思“郑雍献上四封规诫书”,故选B.
3、A“曾上表推荐韩琦”错误,文中未说.
4、①远:疏远.所败坏:造成的损害.胜:尽.
②以:因为;厚,使动,让、使…淳厚;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办法、方法.

答案:
1、C
2、B
3、A
4、①如果不是先帝神明,疏远而不任用他,那么,他造成的损害,怎能说得尽呢!
②郑雍推辞说:“中丞因为我的言论而失去职位,而我自己却填补他的空缺,这不是用来让风俗淳厚的办法.”
看了 文言文阅读郑雍,字公肃,襄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  2020-06-20 …

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服阕授河南禹州知州调睢州频涝请粜请赈民  2020-06-21 …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  2020-06-27 …

别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注释作者于庆历五年(10  2020-07-03 …

宋代大中祥符九年采纳广州知州的建议,“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搡香、异宝听赍赴阙。  2020-07-06 …

车次运行区段北京→苏州苏州→北京运行距离Z85/86次北京—苏州Z85次19:35开次日6:55到  2020-07-08 …

跪求好心人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叶士宽,字映庭,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授山西定襄知县.求民隐  2020-07-10 …

文学常识填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别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21岁中  2020-07-26 …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  2020-11-12 …

(一)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