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①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②遽善游哉?以此任③物,亦必悖④矣。
【注释】①引:牵,拉②岂:难道③任:处理④悖:荒谬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B.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方出神(《幼时记趣》)
D.人问其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A.而置之其坐___ B.反归取之 C.项为之强___ D.亦必悖矣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此其父善游!
(4)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___;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___。
(5)从“引婴投江”的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①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②遽善游哉?以此任③物,亦必悖④矣。
【注释】①引:牵,拉②岂:难道③任:处理④悖:荒谬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B.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方出神(《幼时记趣》)
D.人问其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A.而置之其坐___ B.反归取之 C.项为之强___ D.亦必悖矣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此其父善游!
(4)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___;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___。
(5)从“引婴投江”的故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度:量;②句意为:我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了.度:名词,尺码.
B.①句意为:到了集市.之:动词,到;②句意为: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句意为: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小孩要把他投到江里去.方:正; ②句意为:正在出神.方:正
D.①句意为:别人问其中的缘故.故:缘故;②句意为: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事之外的乐趣.故:因此
故选:C.
(2)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不难辨别.
A:“坐”通“座”,座位;
B:“反”通“返”,返回;
C:“强”通“僵”,僵硬.
D:无通假字
故选:D.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何:为什么;以:用.句子翻译为:为什么不用脚来试一试鞋呢?
②句中重点词有:“善”,擅长.句意为: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4)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找出相关语句.
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宁信度,无自信也.”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此其父善游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体会.父亲善于游泳,就以为父亲的婴儿也善于游泳.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答案:
(1)C.
(2)D
(3)①为什么不用脚来试一试鞋呢?②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4)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宁信度,无自信也.”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此其父善游
(5).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A.①句意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度:量;②句意为:我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了.度:名词,尺码.
B.①句意为:到了集市.之:动词,到;②句意为: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句意为: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小孩要把他投到江里去.方:正; ②句意为:正在出神.方:正
D.①句意为:别人问其中的缘故.故:缘故;②句意为:因此常常有超出事物本事之外的乐趣.故:因此
故选:C.
(2)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不难辨别.
A:“坐”通“座”,座位;
B:“反”通“返”,返回;
C:“强”通“僵”,僵硬.
D:无通假字
故选:D.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何:为什么;以:用.句子翻译为:为什么不用脚来试一试鞋呢?
②句中重点词有:“善”,擅长.句意为: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4)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找出相关语句.
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宁信度,无自信也.”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此其父善游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体会.父亲善于游泳,就以为父亲的婴儿也善于游泳.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答案:
(1)C.
(2)D
(3)①为什么不用脚来试一试鞋呢?②他的父亲擅长游泳.
(4)甲文中的郑人最终没有买成鞋子,是因为他认为宁信度,无自信也.”乙文中的人要把婴儿投入江中,是因为他认为此其父善游
(5).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或事物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因人而异.
看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今有甲,乙两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亦钱五十,甲乙各持钱几何?大半指3分之2 2020-04-07 …
为什么要持之以恒得锻炼身体说明持之以恒得锻炼身体的好处,作用,最好像文章. 2020-04-07 …
英语翻译唐肃宗时,胡人大入塞,北鄙不得宁.上派大军击之,然为胡骑所围,粮道绝,兵多馁死.上急,以裴 2020-05-23 …
根深蒂固一意孤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行之有效转而易举用这几个词语造段300子速度有分加记得有标题!根深 2020-06-21 …
帮选最好的句子1)今天持之以恒跋涉读写道路,他日(毋庸质疑)邂逅文学金屋.2)今天持之以恒跋涉读写 2020-06-27 …
道听途说得陇望蜀滴水穿石断壁残垣风调雨顺峰回路转赴汤蹈火高屋建瓴刚正不阿各持己见各得其所各行其是根 2020-07-11 …
思而得之,学而知其未可也;学而得之,试而行之未可也;行而得之,久而持之未可也.逐字翻译 2020-11-03 …
1922年2月6日,在会议上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 2020-11-06 …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 2020-11-06 …
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A.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公正不阿离经叛道B.完美无缺群英荟萃满腔热忱赫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