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大自然的灾害我感觉中国的灾害越来越多了,难道这纯属自然灾害吗?
题目详情
大自然的灾害
我感觉中国的灾害越来越多了,难道这纯属自然灾害吗?
我感觉中国的灾害越来越多了,难道这纯属自然灾害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国历来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过去由于信息的不灵通或者其他原因,对此类消息一般都是:讳莫如深的,互联网的发达,信息的畅通,使我们可以在官方发布消息之前就知道了消息. 自然灾害.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降水丰亏由天,调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地质灾害灾害,以及地质灾害灾害的大小,离不开当地的地质环境,又离不开人为因素.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是其重要原因. 关于自然灾害我可以给你一个年表.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风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灾害区划看,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VII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50个纬度,又处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交互地带,各大天气系统对我国都有影响,天气多变,其中来自海上的影响较大;以温带为主的气候区,利于各种病、虫、草的繁衍.
我国地壳活动性大,地质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降雨量与植被分布不均匀,使地表与地下径流变化很大.
以上这些原因使灾害源增多
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近40多年来,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冷冻灾害2.5次,都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频度.在过去的40年中,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00万~4700万公顷,受灾害影响人口约2亿,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从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1989~1992年的4年,年均损失约为全球20世纪90年代初年均损失500亿美元的1/4.
.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2.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3.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全国干旱范围广,旱情严重;1961年旱情较重,冬小麦遭受“卡脖旱”,北方冬麦区还遭受较重的干热风危害.所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连续二年 没有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加上长期劳动紧张和疾病流行,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经济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1963年8月,海河大水.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下了5场暴雨,其中内丘县樟狐公社过程降水量2050毫米,暴雨面积大,过程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 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市7294多万亩耕地,水库崩塌,桥梁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 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
5.1975年8月,河南大水. 7503号台风在福建登陆,经江西南部、湖北,5至7日在河南省伏牛山麓停滞和徘徊20多个小时,最大降水量1605毫米,使汝河、沙颖河、唐白河三大水系各于支流河水猛涨,漫溢决堤,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造成特大洪水,毁房断路,人畜溺毙,灾情极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6.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 伤16.4万人,倒塌房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由于“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干扰和唐山地震的严重破坏,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7.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 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 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 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 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不少地区出现干旱时间长、范围广、灾情严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罕见的大旱.缺水也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已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8.1985年8月,辽河大水.8507、8508、8509号台风袭击东北地区,连降大雨,加上河道年久失修,洪水宣泄不畅,辽河原有河道行洪能力为5000秒立方米,实际上洪 水仅2000秒立方米,但却造成该省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处,致使60多个市、县, 1200多万人,6000多万亩农田和 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死230人,直接经济损失 47亿元,东北三省减产粮食100亿斤. 综上所述,近40年来我国的大灾害中,洪涝灾害排在首位,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我国上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80年代都是灾害非常严重的年代,了解了这些您就会知道:自然界有它自己本身的规律,对人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灾害. 全世界的灾害就更加厉害,美国的龙卷风平均每年约出现500次左右,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每年发生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就有四次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50个纬度,又处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交互地带,各大天气系统对我国都有影响,天气多变,其中来自海上的影响较大;以温带为主的气候区,利于各种病、虫、草的繁衍.
我国地壳活动性大,地质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降雨量与植被分布不均匀,使地表与地下径流变化很大.
以上这些原因使灾害源增多
我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据史料统计,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中,共发生水灾1029次,较大的旱灾1056次,几乎水旱灾害年年有之,残废万人以上的灾害10~20年出现一次.近40多年来,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冷冻灾害2.5次,都远远超过世界的平均频度.在过去的40年中,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00万~4700万公顷,受灾害影响人口约2亿,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从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1989~1992年的4年,年均损失约为全球20世纪90年代初年均损失500亿美元的1/4.
.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2.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3.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全国干旱范围广,旱情严重;1961年旱情较重,冬小麦遭受“卡脖旱”,北方冬麦区还遭受较重的干热风危害.所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连续二年 没有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加上长期劳动紧张和疾病流行,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经济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1963年8月,海河大水.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下了5场暴雨,其中内丘县樟狐公社过程降水量2050毫米,暴雨面积大,过程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 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市7294多万亩耕地,水库崩塌,桥梁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 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
5.1975年8月,河南大水. 7503号台风在福建登陆,经江西南部、湖北,5至7日在河南省伏牛山麓停滞和徘徊20多个小时,最大降水量1605毫米,使汝河、沙颖河、唐白河三大水系各于支流河水猛涨,漫溢决堤,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造成特大洪水,毁房断路,人畜溺毙,灾情极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6.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 伤16.4万人,倒塌房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由于“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干扰和唐山地震的严重破坏,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7.1978——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 1978年,全国出现大范围干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干旱范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 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 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 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不少地区出现干旱时间长、范围广、灾情严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罕见的大旱.缺水也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已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8.1985年8月,辽河大水.8507、8508、8509号台风袭击东北地区,连降大雨,加上河道年久失修,洪水宣泄不畅,辽河原有河道行洪能力为5000秒立方米,实际上洪 水仅2000秒立方米,但却造成该省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处,致使60多个市、县, 1200多万人,6000多万亩农田和 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死230人,直接经济损失 47亿元,东北三省减产粮食100亿斤. 综上所述,近40年来我国的大灾害中,洪涝灾害排在首位,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我国上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80年代都是灾害非常严重的年代,了解了这些您就会知道:自然界有它自己本身的规律,对人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灾害. 全世界的灾害就更加厉害,美国的龙卷风平均每年约出现500次左右,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每年发生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就有四次
看了 大自然的灾害我感觉中国的灾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经常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哪两大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1,气象灾害包括哪两大类?2,地质灾害包 2020-06-12 …
下列关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芜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 2020-06-15 …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灾害大多数是一种的能源释放. 2020-06-17 …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 2020-07-11 …
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大多具有突发性特点,但它们的发生、发展又往往表现 2020-11-02 …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 2020-11-23 …
上游中下游哪里发生的洪涝灾害大为什么 2020-12-08 …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自然因素不包括()A.地震强度B.震中距离C.震源深度D.震区人口 2020-12-10 …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7分)(1)灾害①对我国北方的影响较大。(2)灾害②大多发 2020-12-14 …
广东省是气象灾害大省,近15年来全省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超过1500亿元,平均每年上百亿,因灾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