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宋明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题目详情
宋明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个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比如说,皇帝可以有许多个妻子,一般宫吏和富人也可以有数个妻子,这都不算是人欲.如果女子不安守本分,企图嫁给心爱者,这就是人欲.臣子娶数个妻子,享受锦衣美食,也不算人欲;但是如果想做皇帝,这就是人欲.朱熹说,这中间的区别是非常微妙而难以掌握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他要求学者应该认真体会.
存天理、灭人欲首先是统治阶层的道德原则.统治阶层之中,又首先是要求皇帝能够存天理而灭人欲.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道德规范,以便约束自己的内部的个别成员,使他们把行为限制在当时的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天理和人欲的对立,首先见于儒经《礼记》,但是把天理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这样的对立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由宋代二程,即程颢、程颐首先提出来的.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他们要求,一个儒者,应该彻底地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
从道德修养上说,天理即是至善,是人必须努力追求并用以自律的普遍道德原则,人欲则是个体为保持生命存在和延续而产生的物质生活欲求.二者之间关系,自先秦《乐记》以来,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二程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就在于人保有天理.这种作为人的根本标志的天理,也就是纲常人伦,人的先天善性,人的本然之心,就是天理的表现.本性、本心为善的人之所以会走向恶,就在于其先天之善被后天的物欲所污染,人的本心错聩不明,天理也就被蒙蔽而不得彰显,只有通过去除物欲,泯灭己私的工夫,才能复明人的先天善性.
但是,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应该有个界限和标准.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相互伴随但性质不同的存在.人们喜欢游玩,喜欢音乐,喜欢财富,喜欢美女等等,虽然也是欲望,但那是天理固有的内容,也是人情所无法避免的.遵循规则,使天下人都能享有这些,那就是天理;把这些据为己有,以满足一己之私欲.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也可以是人欲.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而天理、人欲的界限,归根到底,乃是当时的制度是否允许.比如说,皇帝可以有许多个妻子,一般宫吏和富人也可以有数个妻子,这都不算是人欲.如果女子不安守本分,企图嫁给心爱者,这就是人欲.臣子娶数个妻子,享受锦衣美食,也不算人欲;但是如果想做皇帝,这就是人欲.朱熹说,这中间的区别是非常微妙而难以掌握的,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他要求学者应该认真体会.
存天理、灭人欲首先是统治阶层的道德原则.统治阶层之中,又首先是要求皇帝能够存天理而灭人欲.这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道德规范,以便约束自己的内部的个别成员,使他们把行为限制在当时的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看了 宋明理学认为“天理”与“人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道MBA逻辑题想不通答案为什么为E明白人指点下:) 2020-06-27 …
汉代以后,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至北宋时形成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 2020-07-01 …
宋朝是否就出现了雇佣关系?学历史的基本上都知道,在明朝出现了雇佣关系,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某 2020-07-06 …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朱元璋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 2020-07-28 …
北宋与南宋的议和的实质是什么?明明是辽金等提出议和,为什么北宋和南宋还要给他们岁币?佞臣误国为什么 2020-07-28 …
为什么北宋南宋都要给北夷钱财北宋时宋比辽强,辽对宋称臣.宋要给辽钱.南宋时金比宋强,宋对金称臣,宋 2020-07-28 …
问题:张立文在《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中讲道:“明代朱子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被强化。王守仁(阳明)直承陆 2020-11-07 …
为什么唐宋明清时期文言文中废话这么多?像记事类的,说理类的,废话一大堆,一件很简单的是非要说很多,排 2020-11-21 …
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 2020-11-21 …
关于《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排名第一的老大有些疑问1、一百零八将之首到底是叫“宋江”还是叫“宋公明”?2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