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泊七里滩许浑天晚日沈沈①,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②心。注①沈沈:通“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七里滩
许 浑
天晚日沈沈,归舟系柳阴。
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刘秀同窗好友。刘秀登基后,屡次征召子陵入朝;子陵婉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南)。
(1)颈联写景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从全诗看,诗中表达了作者哪两种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树密猿声响”,以动衬静; “波澄雁影深”,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羁旅之思;“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不慕荣华,向往隐逸.

答案:
(1)(4分)衬托.(2分)“树密猿声响”一句是反衬,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静谧;(1分)“波澄雁影深”一句为正衬,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1分)【若学生从视听结合的角度作答并作出合理简析,亦可照常赋分】
(2)(4分)①作客他乡的羁旅愁思;②不慕荣华,向往隐逸.(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