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在这里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题目详情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在这里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问】 这一段说明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不违农时,重点在时,这里不是说魏(梁)惠王连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种地的时节都不知道,而是告诉他,使用劳力、兵力要符合时机,不能大量的剥夺老百姓的生产时间和劳力.只有老百姓有喘息之机,国家的经济才能富庶,政治和社会才会安定,到达了正样的情形,才能行王道(仁政),自然天下百姓、诸侯都会归心.
孔子在《春秋》里描述了三种社会形态,衰世、升平之世、太平之世(王道)这里的描述实际上是建立升平之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说明百姓还需要物质基础才能体现道德,“孝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表现,所以还只是升平之世.(当然中国社会从三代以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太平盛世了,就算康乾盛世也就是个升平之世而已.)
看了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有一段中文,请各位翻译成英文一下!中文: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玩,我看见了许多的小动物.我  2020-05-13 …

读片段,写成语山洞很深很深,手电光很微弱,朦朦胧胧,气氛有点神秘兮兮的……突然,出口到了.出了洞,  2020-06-11 …

《三十年的重量》复制失落了那份三十年前的笔墨,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但作者却并未详细叙述,只在文章第⑦  2020-06-21 …

根据课文:4.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  2020-07-15 …

读片段,写成语山洞很深很深.手电光很微弱,朦朦胧胧,气氛有点神秘兮兮的…………突然,出口到了.出了  2020-07-24 …

关于f(g(x))和g(f(x))的问题f(X)是一个一次函数g(x)是个分段函数现在求f(g(x  2020-08-02 …

(2014•广东)将手插入未晒干并堆放一段时间的谷堆,感到发热和潮湿.这主要是因为()A.谷物蒸腾作  2020-11-05 …

4.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镰刀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悲怆地  2020-11-08 …

一、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于描写之中;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自  2020-12-04 …

问答。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的观点,指出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