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在这里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题目详情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儒家怎样的思想?在这里孟子描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答问】 这一段说明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不违农时,重点在时,这里不是说魏(梁)惠王连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种地的时节都不知道,而是告诉他,使用劳力、兵力要符合时机,不能大量的剥夺老百姓的生产时间和劳力.只有老百姓有喘息之机,国家的经济才能富庶,政治和社会才会安定,到达了正样的情形,才能行王道(仁政),自然天下百姓、诸侯都会归心.
孔子在《春秋》里描述了三种社会形态,衰世、升平之世、太平之世(王道)这里的描述实际上是建立升平之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里说明百姓还需要物质基础才能体现道德,“孝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表现,所以还只是升平之世.(当然中国社会从三代以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太平盛世了,就算康乾盛世也就是个升平之世而已.)
看了 “不违时”一段论述充分体现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