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二:《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洪宴“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三: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2)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
(3)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4)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5)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材料一“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 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可知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2)根据所学知识: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3)根据材料三科举考试的流程和考试内容,再结合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可以从破除结党营私、
限制 徇私舞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扩大官员的来源、提高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来思考即可.
(4)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故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5)根据材料四“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科举考试的优点和弊端、两国的国情角度,结合相关知识对比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2)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3)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 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4)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5)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汉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前,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A.广州——武汉一一南京——重庆B.  2020-05-14 …

1926年——1928年,国民政府曾数次迁移,下面关于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A、广州—  2020-11-12 …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B.夏至日昼长:北京>武汉>广州C.  2020-11-12 …

1、北京、武汉、广州三地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B.夏至日时白昼时间长度:北京>武汉  2020-11-12 …

1927年国民政府所在地点的变迁是[]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重庆—武汉C.广州—  2020-11-12 …

1927年国民政府所在地点的变迁是[]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重庆—武汉C.广州—  2020-11-12 …

1926——1928年,国民政府曾数次迁移。下面关于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A.广州——  2020-11-12 …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当时湖广总督府衙设在武汉,所以张之洞毫不犹豫的将汉阳铁厂选在远离铁矿石  2020-11-30 …

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包括京石(北京-石家庄)、石武(石家庄-武汉)、武广(武汉-广州)三段。该专线于  2020-12-05 …

1927—1937年国民政府地点的变迁是[]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C.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