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畏斋拾银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恐劝令留金也 ___
以还之 ___
③又教书于宦官家 ___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A、见一人 未果,病终
B、其人欲分数金为 秦王色挠,长跪而
C、无音信 以为妙
D、他日来取 其欣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②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说出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担心家人会劝告他把银子留下.恐:担心.
②句意为: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遂:于是,就.
③句意为:何岳曾经在当官的人家教书.尝:曾经.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A.前一句句意为: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寻:寻找.后一句句意为:没有结果,不久就病死了.寻:不久.
B.前一句句意为: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以表示感谢.谢:感谢.后一句句意为: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谢:道歉.
C.前一句句意为:没有任何消息.绝:断绝.后一句句意为:认为美妙极了.绝:极了.
D.前一句句意为:等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俟:等待.后一句句意为:等到他高兴了.俟:等待.
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寄”指存.②句要注意强烈情感的表达.
①句注意“金”指银子,翻译注意句子的反问语气.
故翻译为: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
②中的“寄”指存.翻译注意要注意强烈情感的表达.
故翻译为:那官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由拾金不告诉家人悉数奉还,且婉拒酬金;“穷秀才也,拾金而还;寄金数年,略不动心”等内容可知其拾金不昧;为人诚实;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
答案:
(1)①担心②于是,就③曾经  
(2)D.
(3)①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
②那官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4)拾金不昧;为人诚信;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
看了 文言文阅读畏斋拾银秀才何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