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洛神赋》里有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我觉得那个“皎”和“灼”两个字是不是用反了呀?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这么用呀?
题目详情
《洛神赋》里有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我觉得那个“皎”和“灼”两个字是不是用反了呀?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这么用呀?
我觉得那个“皎”和“灼”两个字是不是用反了呀?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这么用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敢说回答,一起探讨下吧……
根据《说文解字》,“皎”的本意是“月之白也”,也就是“月亮的明亮洁白”那种意思;可是语言是人在使用的,会发展变化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前人用词中也有“皎日”的说法,那么,明显的,在这里,“洁白”意淡了,突出的是“明亮”意.那么《洛神赋》中的“皎若太阳升朝霞”,也就不是不能成立、不能理解的了.
“灼”,除了最今日最熟知的“火烤”之意,在古文中也有“通‘焯’,鲜艳,明亮”的意思,比如:“灼绣颈而衮背(形容雉的颈部毛色如锦绣般鲜艳,背上有小卷曲的花纹).”(潘岳《射雉赋》);又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这些“灼”,都作“明艳”解.所以,“灼若芙蕖出渌波”,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描绘洛神给作者的如同出水芙蕖一般明丽、光华四射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说的话,往大里说,文学艺术都是极其需要独特想象力哒,如果遣词用句的感觉都与常人相同,便为俗为庸,不能吸引人;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令大多数人,包括有相当素养的人都不能理解的话,也就只能让作者孤芳自赏无法流传了.其中的度,便是作者功力的关键.(囧RZ.哈哈哈,我已经有做政治题对着答案找解释的感觉……行了,你能领会精神就行……)往小里说,这些词的使用,并没有特别地超过古代、作者曹植那个时代这些词使用的一般用法,只是年深日远,未受足够训练的今人理解起来不能那么直接罢了.(我真是话痨,自动退散了……)
根据《说文解字》,“皎”的本意是“月之白也”,也就是“月亮的明亮洁白”那种意思;可是语言是人在使用的,会发展变化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前人用词中也有“皎日”的说法,那么,明显的,在这里,“洁白”意淡了,突出的是“明亮”意.那么《洛神赋》中的“皎若太阳升朝霞”,也就不是不能成立、不能理解的了.
“灼”,除了最今日最熟知的“火烤”之意,在古文中也有“通‘焯’,鲜艳,明亮”的意思,比如:“灼绣颈而衮背(形容雉的颈部毛色如锦绣般鲜艳,背上有小卷曲的花纹).”(潘岳《射雉赋》);又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这些“灼”,都作“明艳”解.所以,“灼若芙蕖出渌波”,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描绘洛神给作者的如同出水芙蕖一般明丽、光华四射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说的话,往大里说,文学艺术都是极其需要独特想象力哒,如果遣词用句的感觉都与常人相同,便为俗为庸,不能吸引人;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令大多数人,包括有相当素养的人都不能理解的话,也就只能让作者孤芳自赏无法流传了.其中的度,便是作者功力的关键.(囧RZ.哈哈哈,我已经有做政治题对着答案找解释的感觉……行了,你能领会精神就行……)往小里说,这些词的使用,并没有特别地超过古代、作者曹植那个时代这些词使用的一般用法,只是年深日远,未受足够训练的今人理解起来不能那么直接罢了.(我真是话痨,自动退散了……)
看了 《洛神赋》里有句:远而望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lookedattheman2lookedatthemangrilylookedat前后到底怎么 2020-05-14 …
“洛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20-06-11 …
送应氏的译文///《送应氏》第一首:步登北邙坡,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 2020-06-21 …
取一个和智慧的含义有关的名字,男孩女孩都要不希望孩子太聪明,太聪明的容易痛苦,心思太活容易太油滑, 2020-07-02 …
公无2世纪后期,《诗》,《书》,《春秋》等七经刻成石碑,立于洛阳太学.史称"熹公无2世纪后期,《诗 2020-07-25 …
晚霞晚霞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亲.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 2020-11-11 …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发于1851的金田起义B.太平天国的领袖是陈家洛C. 2020-11-23 …
作文有多少字夕阳走了,晚霞来了.我站在窗前欣赏着美妙的晚霞,.太阳渐渐下落了,美丽的晚霞点染了那蔚蓝 2020-11-25 …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袁枚《祭妹文》)2.今中国未闻有因 2020-12-14 …
晚霞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亲。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