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H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是合成氨工业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戊烷跟水蒸气反应的方法获得氨气:C5H12(g
题目详情
H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是合成氨工业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戊烷跟水蒸气反应的方法获得氨气:
C5H12(g)+5H2O(g)
5CO(g)+11H2(g)
已知几个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上述反应的△H=___kJ•mol-1.

(2)利用氢气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3H2(g)+N2(g)
2NH3(g)现有甲、乙、丙3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按不同的反应物投入量进行合成氨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表示:
①下列描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3v 正(N2)=v 逆(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乙容器中的反应在20min后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L2•mol-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c1>c3 b.w 1<w 2 c.ρ2>ρ1>ρ3
④在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除了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外,还要采取的措施是___.
(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2HI(g)△H<0,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恒容绝热密闭容器,在甲中充入1molH2和1molI2(g),在乙中充入2molHI(g).同时在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甲中气体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乙中的___(填“快”、“慢”或“相同”)
②容器甲中气体的平衡常数比容器乙中的___(填“大”、“小”或“相等”)
③容器甲中气体的颜色比容器乙中的___(填“深”、“浅”或“相同”)
(1)如何获得廉价的氢气是合成氨工业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戊烷跟水蒸气反应的方法获得氨气:
C5H12(g)+5H2O(g)
| ||
高温 |
已知几个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上述反应的△H=___kJ•mol-1.

(2)利用氢气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3H2(g)+N2(g)
| ||
催化剂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2molH2、2molN2 | 4molH2、4molN2 | 2molNH3 |
平衡时N2的浓度(mol•L-1) | c1 | 1.5 | C3 |
N2的体积分数 | w 1 | w 2 | w 3 |
混合气体的密度(g•L-1) | ρ1 | ρ2 | ρ3 |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3v 正(N2)=v 逆(H2)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乙容器中的反应在20min后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mol•L-1•min-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L2•mol-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c1>c3 b.w 1<w 2 c.ρ2>ρ1>ρ3
④在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除了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压强和使用催化剂外,还要采取的措施是___.
(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2HI(g)△H<0,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恒容绝热密闭容器,在甲中充入1molH2和1molI2(g),在乙中充入2molHI(g).同时在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甲中气体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乙中的___(填“快”、“慢”或“相同”)
②容器甲中气体的平衡常数比容器乙中的___(填“大”、“小”或“相等”)
③容器甲中气体的颜色比容器乙中的___(填“深”、“浅”或“相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
可知:
①CO(g)+
O2(g)=CO2(g)△H=-aKJ•mol;
②H2(g)+
O2(g)=H2O(g)△H=-bKJ•mol;
③C5H12(g)+8O2(g)=5CO2(g)+6H2O(g)△H=-c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C5H12(g)+5H2O(g)
5CO(g)+11H2(g)△H=5①+11②-③=c-5a-11b,
故答案为:c-5a-11b;
(2)①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作平衡的标志,故选;
b.3v正(N2)=v正(H2)═v逆(H2),达平衡状态,故不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不选;
故答案为:a;
②3H2(g)+N2(g)
2NH3(g)
初起(mol•L-1):2 2 0
变化(mol•L-1):1.5 0.5 1
平衡(mol•L-1):0.5 1.5 1
根据v(NH3)=
=0.05mol•L-1•min-1,
K=
=5.33,
故答案为:0.05;5.33;
③a.丙相当在甲的基础上减少氢气,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浓度增大,所以cl>c3,故正确;
b.乙相当在甲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wl>w2,故错误;
c.根据ρ=
,体积相同,气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m乙>m甲>m丙,所以ρ2>ρ1>ρ3,故正确;
故答案为:ac;
④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也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
(3)①容器甲中从正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容器乙中从逆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建立的途径不相同,反应速率,甲正反应速率大于乙,故答案为:快;
B.温度相同时,甲乙两容器中达到的平衡相同,平衡常数相同,但绝热容器乙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甲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K(甲)<K(乙),故答案为:小;
C.容器乙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甲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容器甲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乙中的气体颜色深,故答案为:深.

①CO(g)+
1 |
2 |
②H2(g)+
1 |
2 |
③C5H12(g)+8O2(g)=5CO2(g)+6H2O(g)△H=-c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C5H12(g)+5H2O(g)
| ||
△ |
故答案为:c-5a-11b;
(2)①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作平衡的标志,故选;
b.3v正(N2)=v正(H2)═v逆(H2),达平衡状态,故不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不选;
故答案为:a;
②3H2(g)+N2(g)
| ||
高温高压 |
初起(mol•L-1):2 2 0
变化(mol•L-1):1.5 0.5 1
平衡(mol•L-1):0.5 1.5 1
根据v(NH3)=
1mol/L |
20min |
K=
12 |
0.53×1.5 |
故答案为:0.05;5.33;
③a.丙相当在甲的基础上减少氢气,平衡逆向移动,氮气的浓度增大,所以cl>c3,故正确;
b.乙相当在甲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wl>w2,故错误;
c.根据ρ=
m |
V |
故答案为:ac;
④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也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将产物混合气中的氨冷却分离后,剩余气体循环使用;
(3)①容器甲中从正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容器乙中从逆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建立的途径不相同,反应速率,甲正反应速率大于乙,故答案为:快;
B.温度相同时,甲乙两容器中达到的平衡相同,平衡常数相同,但绝热容器乙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甲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K(甲)<K(乙),故答案为:小;
C.容器乙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甲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容器甲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乙中的气体颜色深,故答案为:深.
看了 H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1)如果甲在乙前,乙在丙前,则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2)如果 2020-05-17 …
一项土方工程,用5台掘土机,工作1天后,有2台掘土机被调走,结果完成该工程推迟了2天,如果用一台掘 2020-06-26 …
甲乙两个工程队中甲的工效比乙高25%,因此甲队比乙队单独完成A工程要少用6天.求两队合作完成A工程 2020-07-26 …
几个试卷的填空题5、桥梁施工主要包括、两种方法7、混凝土桥塔的施工方法有:、、、等8、焊缝检查常见 2020-08-01 …
1.一项工作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完成,某单位有8人会用第一种方法完成,有3人会用第二种方法,有4人 2020-08-02 …
大驾光临广东话怎么讲不要官方讲法要口语一点是两个字来的cuodone音大概是这样了 2020-11-07 …
实验探究:蟑螂是一种大家比较熟悉而又厌恶的动物,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经常来往于饭菜和很脏的下水 2020-11-14 …
甲乙两队共同工作12天可以完成某一件工程,如果甲工作2天,乙工作5天,他们只能完成全部工程的1/4. 2020-12-17 …
一项土方工程,用5台掘土机,工作1天后,有2台掘土机被调走,结果完成该工程推迟了2天,如果用一台掘土 2020-12-28 …
英语翻译《白雪公主》讲的是:从前,有个美丽的公主名叫小白雪.她幼年丧母,后母妒忌她长得美丽,想方设法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