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
题目详情
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___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
A.秦武王把自己的病告诉扁鹊。
B.“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力和听力。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D.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足可以使秦国灭亡的!
(4)文言翻译
①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___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译文:___。
(《战国策•秦策》) 【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医扁鹊见秦武王 | 医:医治 |
B.武王示之病 | 病:疾病 |
C.君与知之者谋之 | 谋:商量 |
D.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 使:假使 |
A.君之病在耳之前 |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B.君以告扁鹊 | 以刀劈狼首 |
C.扁鹊怒而投其石 | 弃其杖,化为邓林 |
D.而与不知者败之 | 未至,道渴而死 |
A.秦武王把自己的病告诉扁鹊。
B.“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力和听力。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D.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足可以使秦国灭亡的!
(4)文言翻译
①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___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医:医生.解释错误;
B: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您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之:助词,的/代词,他;
B: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用刀砍狼的头.以:把/用;
C: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夸父)丢下了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变化成为了邓林桃林.其:代词他的.用法与意思相同.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没有到达,在路上渴死了.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根据上文的内容,“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除:去除;已:成功;聪:灵敏;明:明亮.句意为: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受之天:上天赋予;贤:胜过.句意为: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答案:
(1)A
(2)C
(3)B
(4)①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B:秦武王把自己病痛告诉扁鹊.
C: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您的病症所在是在耳朵的前面/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之:助词,的/代词,他;
B: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用刀砍狼的头.以:把/用;
C: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夸父)丢下了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变化成为了邓林桃林.其:代词他的.用法与意思相同.
D: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没有到达,在路上渴死了.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选择.根据上文的内容,“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除:去除;已:成功;聪:灵敏;明:明亮.句意为: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受之天:上天赋予;贤:胜过.句意为: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答案:
(1)A
(2)C
(3)B
(4)①把它治除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②他的才能是上天赋予的,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看了 扁鹊投石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1.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2.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3.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020-05-13 …
扁鹊为什么逃到秦国(选择题)A,扁鹊虽然能医术高明,但是却胆小怕事B,扁鹊确定蔡桓公得了不治之症, 2020-05-20 …
(四)刘伶病酒(8分)刘伶①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②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③之道 2020-06-17 …
英语翻译1.故夫才不同则无朋,而势远绝则失众2.苟其势不可以久,则吾无乃亦将病之,与其病而后反也, 2020-07-0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此唯师心自用耳B、孔夫子不耻下问后之君子反争 2020-12-07 …
进来看看1.扁鹊答魏文公的问题,为什么扁鹊兄弟三人中,那个医术最高,而且为什么他的名声最响?大家应该 2020-12-14 …
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其原因可能是()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至中耳B病菌经 2021-01-09 …
当上呼吸道感染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其原因可能是()A病菌进入血液转移至中耳B病菌经 2021-01-09 …
《三国演义》里有一位医生,“以麻沸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 2021-01-14 …
1.解释字的不同的含义:(1)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臣是以无请也()(2)而: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