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列材料: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太史公

题目详情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列材料: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之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思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公元前338年)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髟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王,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则材料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什么不同?并说明各自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客观上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态度:肯定;否定.角度:商鞅变法的成效;商鞅的人品.
(2)持否定态度.“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
(3)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说明重大改革总是要遇到阻力,要经过反复斗争.
看了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列材料: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良畴委(弃)而不开,柔(嫩)桑枯而不采。”--  2020-04-06 …

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填空三国时期,诸葛亮错失战略要地街亭后,不料魏将司马懿率兵乘势向诸葛亮所在的  2020-06-09 …

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  2020-06-11 …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李斯等曰)“昔者五帝地  2020-07-1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  2020-12-17 …

阅读下面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  2020-12-21 …

关于孝文帝改革.一道材料题.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曰……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  2020-12-21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  2020-12-28 …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  2021-01-05 …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列为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部分内容:主张“务尽地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