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求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树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才之间.材与不才之间,似之而非也.’”1.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

题目详情
求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树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才之间.材与不才之间,似之而非也.’”
1.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括号代替)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庄子(行)于山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B此木(以)不才得终其年
宁可(以)急相弃邪
C弟子问(于)庄子曰
(于)舅家见之
D(舍)于故人之家
太丘(舍)去
2“山中之木”与“主人之雁”都“不才”为什么结果不同?
这个典故大家可以搜一下
对于“木”“雁”的存亡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你觉得他的观点对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括号代替)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庄子(行)于山中.行:行走.
陈太丘与友期(行).行:出行.
B.此木(以)不才得终其年 以:因为.
宁可(以)急相弃邪 以:因为.
C.弟子问(于)庄子曰.于:向.
(于)舅家见之.于:在.
D.(舍)于故人之家.舍:歇息.
太丘(舍)去.舍:放弃.
2“山中之木”与“主人之雁”都“不才”为什么结果不同?
答:“山中之木”因徒有其表无使用价值而得以保全,“主人之雁”因不能鸣叫而被烹食,是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结果.
问题补充:对于“木”“雁”的存亡庄子悟出了什么道理?你觉得他的观点对吗?
答:庄子依据“木”“雁”存亡的表象悟出了一个消极“无为”的道理.他觉得做人如果像山中之木既高大茂盛又有使用价值那就有不能“终其天年”的危险,如果像‘雁’不能鸣则有“不肖则欺”的耻辱,在“材与不材之间”的又活得太累了(‘故未免乎累’),所以他提倡“乘道德而浮游”一切皆随本性不需要有所追求,就如行尸走肉般“浮游”,向往的是“浮游乎万物之祖”的那种看似无忧的原始生活状态,崇拜的是“神农”、“黄帝”这种原始帝王,并且教育弟子们“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就是说只有回归到自然本性才是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觉得庄子的观点过于片面,如果人人都象他所说的那样社会就不会进步了,那人这个最高级的动物也不用称之为“人”了,以他的观点来看回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混沌状态那是最好的.应该说;追求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所要追求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唯一的目标.
一家之言,供君参阅.
看了 求一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庄子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篇关于“一天,庄子与惠子在河边观赏游鱼.庄子说:“鱼儿出游多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  2020-06-20 …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文后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  2020-07-06 …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  2020-07-07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的论点是(),通过这可以看出,庄子注重(),惠子注重()"请循其本"中"  2020-12-02 …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  2020-12-06 …

文言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文言文  2020-12-07 …

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020-12-0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2020-12-07 …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  2020-12-07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