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与不材为话题写作文,结合庄子的山木

题目详情
材与不材为话题写作文,结合庄子的山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世间万物,所谓“材”与“非材”,关键在于用.
事物的性质是客观的,固有的.但当我们说一事一物“材”或“非材”时,则赋予了该事物以价值评判.价值不是固有的,它只能取决于其最终实现者——人.而“用”则是价值的实现过程.因此,一事一物之是否为材的最终者,也是惟一的判断此事此物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可图.
然而,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抑或是整个人类本身,在其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都必然会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事物能否体现其价值也就必然受制于诸如时间,空间等多种客观条件.古往今来,多少事物不是如此?这样的事例发人深省.
历史上,彼时无用而此时有用的事例不胜枚举.当黎曼超越了直觉与常识的局限创立了“非欧几何”时,曾有多少数学家对它的脱离现实和怪癖异常大加嘲讽,将其贬为“无用之学”.然而,有谁能想到,就在200年后,也正是它,成就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试想,若没有彼时的“无用”又何来此时的“大用”呢?又何会有爱因斯坦的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在今天,彼处无用而此处有用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孤独症患者的智力与弱智无二.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的社会活动.然而,他们却因祸得福,在某些特定领域,诸如音乐、记忆、计算等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这些特殊的“千里马”一旦被“伯乐”识中,无不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事实不停地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并用它那深沉而有力的声音向我们发出号召:用理智向灵魂最深处探寻,何为材?
事物是复杂的.这种复杂不仅表现在其属性的多样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发展的不定向性上.因此,我们只有辩证地、发展地看待事物,才能“物尽其用,材尽其能”.面对一事物,我们应客观、全面地分析并掌握其全部客观性质.从中提取对此时此地有用的部分,进行有机整合,再加以利用,使各种有用性质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以发挥其最大功用.若事物在此时此地未表现出任何价值,也不要轻言放弃,妄下定论;不如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密切关注其在今后的一切可利用空间或价值.即使我们受自身所处的各种条件的约制,无法发现其在未来的价值,也不妨先谦虚地接受,说不定哪一天你收藏的顽石中就会惊现美玉呢!
正所谓:材者,用之使然也.只要我们“用”的方法科学,世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皆可成材.鲁迅《故乡》最末一句对“路”的态度也便该成为我们对“材”的态度:其实世上本没有材,会用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材!
  ‍
看了 材与不材为话题写作文,结合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月光启蒙中作者在第9自然段中说“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2020-03-31 …

题记可不可以是内容的一个细节要写一篇作文,题为"令人难忘的细节".不知道作文中间的一句话可不可以作  2020-05-17 …

关于《岳阳楼记》的问题本文题为“岳阳楼记”,是为重修岳阳楼而做的“记”课文中并没有对岳阳楼的实写,  2020-06-09 …

帮我完成一篇英语作文题为“我对幸运的看法”不少于100个单词提纲如下;1一些人把成功归于运气.2另  2020-06-13 …

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这一结尾所包含的深意?  2020-06-16 …

《爱莲说》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2020-06-16 …

全篇理解1.(5分)本文题为“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取用明代陈晖的诗句,点明了荔枝的、和。这一文题也  2020-08-03 …

3.初读课文。⑴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部分内容,先写,后写  2020-11-08 …

被神赐福的植物1、本文题为“被神赐福的植物”,结合全文,你认为大自然赐予了植物什么?2、联系上下文,  2020-12-03 …

课文题为“大自然的启示”,我们从这两篇文章中各得到了什么启示呢?(1)《“打扫”森林》给我们的启示�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