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
阅读材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请回答:
①此材料是哪个政权颁布的什么制度?
②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这一制度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④应当怎样评价这一制度?
解析:
①此材料是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②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这个制度规定,全国田地,不论男女,按年龄每人都可以分到一份; ③目的是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④这种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列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从荒废路上开始的演替B.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C.从冰川泥 2020-05-14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抛荒,私田私有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生产力的发展D.各国 2020-05-17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制农具和牛耕在生产中的使用C. 2020-05-17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铁器牛耕 2020-05-17 …
送应氏的译文///《送应氏》第一首:步登北邙坡,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 2020-06-21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走在荒凉的田野,前后无行人,感到惶然与悚然。。情网 2020-11-07 …
关于保护环境的几条1随手关灯2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水3不烧荒和焚烧秸杆,树叶4节约粮食和蔬菜5双面使用 2020-12-02 …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避免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即“温室效应”()A.大规模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B. 2020-12-18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铁器牛 2021-01-12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C.铁器牛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