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寡人愿安承教》一文,解答文后的问题。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

题目详情

阅读《寡人愿安承教》一文,解答文后的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本文中“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问题?找出《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了相同手法的句子。

(2)找出《寡人之于国也》和杜甫的诗句中同本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意思相同的句子,试摘录下来并说说它们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3)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从哪些方面集中揭露了暴政虐民之害?

(4)翻译从“庖有肥肉”到“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用了类比推理的写作手法。说明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以及用政治害死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残害人民。《寡人之于国也》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段也用了类比推理的手法。

(2)《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都运用了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政治的残酷、贫富之悬殊、阶级对立之尖锐。

(3)一是从政治方面说,指出梁惠王的用政治害死人同用刀子杀人一样没有区别;二是从执政者方面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这就同执政者带领野兽吃人一样没有区别;三是从老百姓方面说,俑殉都不可以,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饿死呢?

(4)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马棚里有肥壮的马,但是老百姓却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相当于带着野兽去吃人啊!野兽互相残食,人们尚且讨厌这种行为;可是作为百姓父母的人,管理政事,却不能摆脱带着野兽吃人这一类的事情,怎么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呢?

看了 阅读《寡人愿安承教》一文,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