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 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否将 为 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 于 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 持节 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 乘 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

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 渥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 薄 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 也 。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 之 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持节 招纳夷人               持节:拿着符节。

B.水犯城下,恪 城救理       乘:登上

C.洎金兵 城下,始悔之       薄:迫近

D.帝注礼之甚                渥:优秀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否将 君累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谓周 失计                      二虫又何知

C.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         风之积 不厚

D.县豪子雄 乡                    望长安 日下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B.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C.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D.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唐恪为官公正,执政有方。为官期间,不怕受牵连,为人辩护;豪绅子弟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受到皇上嘉奖。

C.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来受到弹劾,被免去相位。

D.唐恪缺少远见,主张和议。因为主张投降金兵,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16.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5分)

②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D

13.D

14.B

15.D

16.(1)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

(2)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 ,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帝注礼之甚渥”中的“渥”如解释为“优秀”,和整个句子的意思不合,因为前面说的是“皇帝对他的礼遇”,故应解释为“优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比如本题的几个选项就可以结合课内所学的内容进行解答。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问的是“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D项,两个“于”都解释为“在”。A项,第一个“为”是动词,成为;第二个“为”是语气词,呢。B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指示代词,这。C项,第一个“也”,与上一句的“者”构成判断;第二个“也”表示句中的停顿。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一、前后同则同。如果相比较的两个文言句子中两个虚词前后的实词的词性或短语的属性相同,那么这两个虚词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二、前后异则异。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发现虚词前后的实词或短语的属性不完全一致,那么这组虚词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别的方法来辅助判定,比如联想教材上类似的句子,或联系上下文将其翻译出来,或用排除法等。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时要特殊处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说是省句,即虚词前后的词语有省现象,这就需要将省的部分补充完整,不要不补充完整就来判定。同样,如果遇到宾语前置句式也要按宾语前置的规则来处理。还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虚词前后的实词有活用现象时要以活用后词性为准,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词性为判定依据。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这段话的意思是“夷人开始害怕怀疑,在衣服里面穿着铠甲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中“因为主张投降金兵”有误,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第四、五节,文中原句是“然恪为相,无济时大。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可见他只是主张割城,并无投降金兵之心。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16.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执”,抓;“抑”,强迫;“以为”,认为;“信”,真实。第二句中,“智虑”,智谋;“经画”,经营筹划;“但”,只;“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蹙”,紧急,窘迫;“诚”,确实。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

参考译文:

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凭皇帝的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

看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六级英语求估分六月份六级听力选择对16个,单词对5-6个,句子1.5个阅读:快速阅读对9个,选择阅  2020-05-13 …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英语求指教英语的阅读跟完形不是很好,一篇阅读很多生僻单词根本不认识,文章都是理  2020-06-10 …

我是小书虫.最好是《海底两万里》的阅读记录卡.暑假自选的那本书阅读完了吗?请你完成阅读记录卡,尤其  2020-07-23 …

英语翻译在自己家里用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邻居家发现一本书深深吸引了他,他问邻居是否可以借阅  2020-11-06 …

单词背了又忘选择题20个经常错7-12个,阅读完型碰到不会单词就错一堆,作文就不用说了,怎么办啊,我  2020-11-21 …

求老师解答:完成句子.阅读完成句子.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每句后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  2020-11-26 …

英语阅读完型如何泛读(粗略阅读)快中考了~每次考英语时都答不完卷,我分析了下,我单选要花10--20  2020-12-04 …

阅读《害怕回乡》完成后面的答题。(13分)(1)回乡不是回家。(2)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  2020-12-22 …

阅读《害怕回乡》一文,完成后面试题。害怕回乡回乡不是回家。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的  2020-12-22 …

阅读《害怕回乡》完成后面的答题。(13分)(1)回乡不是回家。(2)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