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招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注释】徒跣:赤脚。蹇蹶:磕磕绊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___
A.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弼具状以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B.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C.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D.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
②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
(4)有人评价古弼“敏正,公直”,有人认为狂妄,粗鲁。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以敏正称。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赐名曰笔。后改名弼,言其有辅佐才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上谷人上书,言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以赐贫者。弼入欲陈奏,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弼侍坐良久,不获申闻。乃起,于帝前捽树头,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曰:“朝廷不理,实尔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具状以闻。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弼曰:“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无罪也。”乃诣公车,免冠徒跣,自劾请罪。帝招之,谓曰:“卿其冠履。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然则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注释】徒跣:赤脚。蹇蹶:磕磕绊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___
A.遇帝与给事中刘树棋,志不听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苑囿过度,人无田业,宜减太半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弼具状以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B.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C.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D.吾闻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与之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
②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与百姓。
(4)有人评价古弼“敏正,公直”,有人认为狂妄,粗鲁。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A.遇上皇帝跟给事中刘树下棋,没心思听政事.志:心思/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志:标志.
B.说帝王畜养禽兽的园地占地太多,人们没有田地产业,应该削减大半.宜:应该/(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宜:应该.
C.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方便的事.益:对…有好处/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益:更加.
D.古弼详细地将事情报告皇帝.具:详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具:详细.
故选:B、D.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筑社”为动宾短语,作“闻”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B、C;“之”为代词,作“筑”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我听说修筑寺庙,人们磕磕绊绊的修筑它,仪表端庄的侍奉它,神就给人福气.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过:过错;置:放开.句子翻译为: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
②奇:认为…奇,赏识;公直:公心和刚直;可:认可,同意.句子翻译为:皇帝赏识古弼的公心和刚直,全部同意了他的奏请,将田地赐给了老百姓.
(4)本题开放性试题,考查评价文中人物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述即可,关键是要言之成理.
答案:
(1)B D
(2)A
(3)①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
②皇帝赏识古弼的公心和刚直,全部同意了他的奏请,将田地赐给了老百姓.
(4)示例:我认为古弼 是“敏正,公直”之人.他看到别人上书反映帝王畜养禽兽占地情况,就向皇帝呈报此事,说明他以人民利益为重,体恤百姓非常公正;当上奏遇到皇帝与人下棋无暇理会自己,能马上想出打刘树的办法让皇帝处理此事,这体现他的机敏刚直;事后能自请弹劾,说明他的正直.
A.遇上皇帝跟给事中刘树下棋,没心思听政事.志:心思/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志:标志.
B.说帝王畜养禽兽的园地占地太多,人们没有田地产业,应该削减大半.宜:应该/(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宜:应该.
C.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方便的事.益:对…有好处/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益:更加.
D.古弼详细地将事情报告皇帝.具:详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具:详细.
故选:B、D.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筑社”为动宾短语,作“闻”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B、C;“之”为代词,作“筑”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我听说修筑寺庙,人们磕磕绊绊的修筑它,仪表端庄的侍奉它,神就给人福气.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过:过错;置:放开.句子翻译为: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
②奇:认为…奇,赏识;公直:公心和刚直;可:认可,同意.句子翻译为:皇帝赏识古弼的公心和刚直,全部同意了他的奏请,将田地赐给了老百姓.
(4)本题开放性试题,考查评价文中人物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述即可,关键是要言之成理.
答案:
(1)B D
(2)A
(3)①不听你的报告,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放开他吧!
②皇帝赏识古弼的公心和刚直,全部同意了他的奏请,将田地赐给了老百姓.
(4)示例:我认为古弼 是“敏正,公直”之人.他看到别人上书反映帝王畜养禽兽占地情况,就向皇帝呈报此事,说明他以人民利益为重,体恤百姓非常公正;当上奏遇到皇帝与人下棋无暇理会自己,能马上想出打刘树的办法让皇帝处理此事,这体现他的机敏刚直;事后能自请弹劾,说明他的正直.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阅 2020-04-06 …
水浒传中宋江为何将聚义厅改忠义堂 2020-06-15 …
东坡改诗阅读短文苏东坡改诗他改得对吗?如果错了,有错在哪儿 2020-07-08 …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 2020-07-13 …
[2015•海口改编]阅读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Todayanincrea 2020-07-17 …
[2015•海口改编]阅读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Todayanincrea 2020-07-17 …
IV.[2015•南充改编]阅读判断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文后句中的正(T)误(F).C 2020-11-12 …
考查类型三判断选项或语段中错误的读音或错误的汉字,然后改正例4.[2015•海南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 2020-11-22 …
下面文字中画线的语句,有的没有毛病,有的是多余的应当删去,有的有毛病需要修改。阅读后,完成后边各题。 2020-12-20 …
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