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各题。京下思归范梈(pēng)黄落蓟①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②,万口③薄南州。注①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各题。
京下思归
范  梈(pēng)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万口③薄南州。
【注】①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时燕国国都。②徐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著名经学家,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尊为“南州布衣”和“布衣学者”。③万口:很多人。
(1)请从景和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前两联。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追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确定答题区域,即前两联,然后分析出景的特点,再指出抒发了怎样的情,最后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前两联主要写到了“黄叶落满深秋的蓟门”的凄凉之景,抒发了“似落叶,飘飘远游”的孤独,“夜不成眠,百年多病”的愁苦,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2)解答本题,要联系徐孺子的形象及尾联的“乡逢徐孺子”,还有作者希望追求高尚情怀等方面来作答.尾联写到了“徐孺子”,从手法上来看这是用典,答题的时候要指出来;

答案:
(1)(4分)运用情景交融(或“烘托”)的表达技巧.黄叶落满深秋的蓟门,写景;主人公酷似落叶,飘飘远游,抒情.戍鼓声声,写景;夜不成眠,百年多病,归心似箭,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情随景生.(手法2分,分析2分)
(2)(4分)用典故,(1分)“乡逢徐孺子”指希望自己回乡后能像徐孺子那样淡泊明志,为人高洁,美名远扬,成为一名“高士”.(1分)可见,徐孺子的典故透露了诗人追求高洁的情怀,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主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