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分析《死水》这首诗如何集中体现了闻一多所倡导的现代白话新诗的“三美”理论.

题目详情
分析《死水》这首诗如何集中体现了闻一多所倡导的现代白话新诗的“三美”理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新月诗派关于新诗格律化的形式原则,即所谓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的“三美”主张.
  建筑美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视觉上表现为“豆腐干”状的方块诗,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死水》共分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在整齐中抒发了诗人跌宕起伏的思想感情.
  绘画美则体现为“词藻”的运用和鲜明的色彩感,讲究诗得到视觉形象和直观性.《死水》中绿、白、青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带有鲜丽色彩感的物象,使这首诗错彩漏金、斑斓繁平,另人民目迷五色,从而实现色彩对比,诗画相通.
  音乐美则是格律诗理论的核心,主要指音节和韵脚的整齐与和谐.为此,闻一多提出了“音尺”的理论,格律化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诗行中的音节单位(即“音尺”,又称“顿”“音步”“音组”)的整齐规则,每句诗中要有相对匀称的“音尺”,最终造成的听觉上的和谐统一、抑扬顿挫的效果.闻一多称,《死水》是他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全诗五节二十行,每行均九字(即九个音节),这九个音节均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词结尾.全诗在变化中保持着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加之双句末尾的“沦”与“羹”,“花”与“霞”,“沫”与“破”的压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亦有音乐般的美感,堪称是格律诗歌体的典范之作.
看了 分析《死水》这首诗如何集中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2020-06-08 …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2020-06-22 …

金秋的九月,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初中生活,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  2020-08-03 …

哈齐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中国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铁。为应对特殊的地理环境,哈齐高铁  2020-11-14 …

新的阶段,好的集体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课程、新任务等,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和体会,给了我  2020-11-21 …

亲爱的同学,自从你进入初中校园,你就走进了一个新的班集体,走进了一个新的“家”。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  2020-11-24 …

亲爱的同学,自从你进亲爱的同学,自从你进入初中校园,你就走进了一个新的班集体,走进了一个新的“家”.  2020-11-24 …

金色的九月,我们来到了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初中生活。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  2020-11-24 …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  2020-12-04 …

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了众多新变化,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学校、新集体。进入初中生活,我们几十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