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墨子把节用当作“圣王之道”,“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节俭则倡,淫佚则亡”。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墨子把节用当作“圣王之道”,“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节俭则倡,淫佚则亡”。                     
 ——《墨子》
材料二 今吾君战则请秆民之所重,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富者靡之,贫者为(做工)之,此百姓之怠(怡)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
 ——《管子》
材料三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中国宜造洋货议》(《申报》1892.01.18)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墨子提倡的消费观是什么?产生这种消费观的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管子又持—种什么消费观?他提倡这种消费观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时代不同消费观的总体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观点:主张节俭的消费观。根源:农本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
(2)消费观:主张奢靡的消费观。目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生产,有利于治国安民。
(3)变化:人们以购用洋货为时尚,形成了崇洋、奢豪的消费风气。原因:①近代以来,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物美价廉,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 ②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生活用品日益商品化、市场化。
(4)认识:消费观产生和发展由各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时代背景所决定。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墨子把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邵道人传李梦阳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邵道人传李梦阳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  2020-06-11 …

第几道下子矣的道什么意思?选自《王积薪闻棋》还有道的3个其他意思.要有例句出处thankyou  2020-06-14 …

古文理解。崂山道士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古文理解。崂山道士王  2020-06-16 …

英语翻译文以载道,儒者无不能言之.夫道岂深隐莫测秘密不传,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诀哉!万事当然之理  2020-06-17 …

英语翻译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邵道人传李梦阳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  2020-06-22 …

《师说》中“之”的意思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请问以上的“之”是作甚么词1.  2020-07-11 …

劝学师说虚词解释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的意思)?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的意思)?人非生而知之者(之的意  2020-11-08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惑,可知矣B.扣舷而歌之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