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二氧化硫.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请填写下列空白:(1)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题目详情
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二氧化硫.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请填写下列空白:

(1)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2)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h)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
(h)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2)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h)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______.
(h)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o+oNaOH=NaoSO3+Ho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o的干扰后进行,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o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o,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o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w)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装置Ⅰy品红溶液褪色;
(o)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响乙烯的检验,故检验乙烯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硫,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o+Bzo+HoO═4H++SO4o-+oBz-,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SOo+Bzo+HoO═4H++SO4o-+oBz-;
(3)通过NaOH溶液除去SOo,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o已除干净,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y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3Ho=3Ho+Bzo→3HoBz3HoBz
故答案为:装置Ⅲy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y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Ho=3Ho+Bzo→3HoBz-3HoBz.
(w)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装置Ⅰy品红溶液褪色;
(o)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响乙烯的检验,故检验乙烯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硫,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o+Bzo+HoO═4H++SO4o-+oBz-,
故答案为: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SOo+Bzo+HoO═4H++SO4o-+oBz-;
(3)通过NaOH溶液除去SOo,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o已除干净,
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y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3Ho=3Ho+Bzo→3HoBz3HoBz
故答案为:装置Ⅲy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y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Ho=3Ho+Bzo→3HoBz-3HoBz.
看了 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教室高三米,教室里的课桌高0.8米,如果把课桌面高度记为零米,那么教室顶部和地面高度分别记作什么? 2020-04-13 …
请观察你所在班级的课室,数数课室有哪些设备,并用适当的数词对课室里的设备进行描述,至少写五个句子用 2020-05-14 …
甲、乙两教室课桌数之比为4比3,如果从甲教室中取出8张放到乙教室中,则甲、乙两教室的课桌数之比为4 2020-06-22 …
英语翻译综合办公室车间办公室制一课制二课制三课品管部品管一部品管二部工程部模具间成品间门卫室喷涂间 2020-06-29 …
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 2020-11-10 …
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我们感到室内光线充足明亮,但下课后从不远处看教室敞开的窗户,发现里面较暗,而如果窗 2020-11-20 …
初二物理小明在教室中听课时的心跳约……小明在教室中听课时的心跳约为每分钟次,而他上完体育课后的心跳估 2020-11-22 …
小明正在教室中听课,下面各种声音不属于噪声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B.教室外的叫卖声C.邻班同学音 2020-11-28 …
(1)教师高3米,教师里的课桌高1.2米,凳子高0.6米.如果把凳子高记作0米,那么教室地面,教室顶 2020-11-28 …
比如说宿舍一般要多少人住一个舍的啊!如果要用电去哪里才有电用啊!初中和高中是混合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