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方面请具体的解释下,如何判断?
题目详情
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方面请具体的解释下,如何判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应为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要件说是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模式.1、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客体.犯罪总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故意杀人罪侵害了人的生命权,故意伤害罪侵害了人的健康权,盗窃罪侵害了公私财物所有权,等等,诸如此类.犯罪所侵害的利益实质都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因此,犯罪客体就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会关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
2、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首先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没有危害行为,就没有构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不管具体的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如何复杂或具体的危害结果表现形式如何,他们都是犯罪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3、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4、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式,即故意和过失.每种犯罪都必须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则不构成犯罪.
2、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首先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没有危害行为,就没有构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不管具体的犯罪行为表现形式如何复杂或具体的危害结果表现形式如何,他们都是犯罪构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3、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4、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式,即故意和过失.每种犯罪都必须具有一定形式的主观要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则不构成犯罪.
看了 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2020-06-18 …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2020-06-26 …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2020-06-26 …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2020-07-08 …
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 2020-07-13 …
寻求一片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观后感的作文,400字,急需!!!我们老师让我们观看有关于青少年违法 2020-07-15 …
法学咨询:有关刑事诉讼法的问题。举个例子:某人在新法颁布实施之前有犯罪行为,但是没有被立即发现。当 2020-07-23 …
关于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如果“被教唆人”在被教唆之前已经产生了犯罪的故意,“教唆人”并不知道而去教唆 2020-07-24 …
审判后主犯上述从犯如果不上诉会怎么? 2020-12-05 …
近年来,微博成为公民表达民意的途径和方式。但法治社会不容公众“微博先审判”犯罪嫌疑人,不能用偏激的观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