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秦楼月向子①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就生活在这个时期。②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2.故园:向子于政和年间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此处即指宛丘居所。
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
(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晓风残月”是此人酒醒后所见之景,表达的是离别的愁苦,而本词是“靖康之变”之后所作,从“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可知,表达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
(2)从“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中可知作者心理是伤心,这里是直接抒情,“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知,词人伤心正因为看到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这里用了借景抒情;

答案:
(1)柳永《雨霖铃》中表现的是离别的愁苦(2分),而本词中表现的是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故国之思(2分
(2)“故园目断伤心切”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却不可见的悲伤痛苦之情;(2分)“无边烟水,无穷山色”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表达了诗人满腹的惆怅和悠远的悲伤.(2分)

翻译:
暮春时节,芳菲飘落,登高遥望故国,内心悲伤痛切.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更让我伤心欲绝.更不能忍受的是乾龙节又快到了,追昔抚今,眼中泪水流尽,像杜鹃鸟那样啼出鲜血来.在一片凄厉的子规声外,是故国破败的河山.

赏析:  
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似实而虚.因为词人并非吟咏节序,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所以下面不再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当此春末夏初时节,萦绕词人心间的是什么呢?是“故园目断伤心切”.这句中“故园”可作家乡解,但向子諲家江西临江,并未沦落于金人之手,这里显然是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不可见,对于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南渡词人来说,怎能不悲伤痛苦呢?这一句,是词人内心感情的直捷表露.但如果任凭感情的驱使,沿此思路写下去,就未免有一泻无余之病了.词是吟咏性惰的,但最好是诉诸具体的事物.至此,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词人眼中所见,唯有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所以,读至此,读者简直分不清词人是写景呢,还是抒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于物显”(王夫之语),正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的妙处.
  下阕“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词人为何春末夏初时节思念故国呢?因为是“更近乾龙节”.《易•乾》:“九五,飞龙天.”乾卦以龙取象,所以古人便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是北宋钦宗赵恒的生日.据《宋史•礼志》记载:“靖康元年四月十三日,太宰徐处仁等表请为乾龙节.”从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年此日,朝廷中群臣为皇帝祝寿,钦宗赐宴,好一派隆重的寿宴的盛况!而此时又是四月,乾龙节又将近,然而此时却是神州板荡,山河易主.词人抚今追昔,怎能忍受得了如此巨变呢?于是万千感触,化为使人不忍卒读的词句:“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向子諲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将领.公元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金兵大举南下,一路杀奔江西、湖南.此时向子諲正潭州(今长沙)知州任上,有人建议暂避敌锋,他大呼曰:“是何言之不忠也!使向之诸郡有一二能为国家守,敌其至此耶?朝廷使我守此潘也,委而去之,非义矣!”(见汪应辰《向公墓志铭》、胡宏《向侍郎行状》)他亲率军民血战数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城破.事后,他的好友陈与义赠诗,诗中赞曰“柱天勋业须君了”(《题向伯恭过峡图》).然而词人想当时家亡国破,君辱臣耻,却又回天无力,胸中不禁充塞着极度的愤恨和悲哀.这样深沉难遣的感情郁积胸中,实非“眼中泪尽空啼血”一句不能尽之了.以上为词意的第二层.
  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子规即杜鹃鸟.子规啼血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山甫《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晓风残月”,是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名句.这首词虽是移用,但词人显然对“杜鹃啼血”内涵进行了改造.此词中它表现的已不是离别的愁苦,而是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了.“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是因情而设景,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它以丰富的内蕴,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哀怨,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全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在《酒边词》中,是一首成功的小令.但终因其忠愤有余而少豪放之气,且词中意境独创性少,新鲜感不足,不免影响了它的艺术感染力量,在宋词中未臻上乘.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秦朝和西汉两个朝代的政治局面有什么不同?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帝国?3、司  2020-06-18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有限:无厌:(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  2020-06-21 …

齐秦的歌词是无奈还是什么?你的影子无所不在人的心事像一颗尘埃落在过去飘向未来掉进眼里就流出泪来曾经  2020-06-27 …

重庆市彭水县教委借调干部秦中飞,去年9月因一则针砭时弊的短信诗词,被以“涉嫌诽谤”而刑拘、逮捕和起  2020-06-27 …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  2020-07-0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伧蕴藉陈词烂调余稍为修葺B.接风篇幅锱铢必较暴秦之欲无厌C.盘  2020-07-2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听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  2020-07-26 …

对于烛之武说理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烛之武抓住秦晋之间的矛盾,从秦国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B.烛之武不  2020-11-21 …

1.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环境快乐得()()的书籍急切的()写得()()地放下急匆匆地()()的回  2020-12-22 …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暴秦之欲无厌B.长乐王回深父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当与秦  2020-12-29 …